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新型金属氨基络合物基储氢材料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引言第10-11页
   ·储氢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分类第11-19页
     ·高压气态储氢第12-13页
     ·低温液态储氢第13页
     ·吸附储氢第13页
     ·无机物储氢第13-14页
     ·有机液体氢化物储氢第14页
     ·金属氢化物储氢合金储氢第14-16页
     ·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第16-19页
第二章 金属氨基络合物的发展现状第19-33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的结构及机理第19-23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的结构第20-21页
     ·络合平衡第21-22页
     ·络合物稳定性的规律第22-23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的应用第23-25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用于制冷第23-25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用于清除NO_x的研究第25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储氢第25-31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储氢机理第26-28页
     ·金属氨基络合物储氢的动力学性能第28-30页
     ·常见的高容量金属氨基络合物第30-31页
   ·问题的提出与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第31-33页
第三章 实验方法第33-37页
   ·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MgCl_2和CaCl_2及相应的金属氨基络合物的制备第33页
     ·MgCl_2(NH_3)_6与LiH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34页
   ·性能测试第34-36页
     ·室温吸附性能测试第34页
     ·程序升温脱附性能测试第34-35页
     ·热重法(TG)第35页
     ·温控脱附性能测试(TPD)第35-36页
   ·材料结构表征第36-37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6页
     ·红外吸收光谱(FTIR)分析第36页
     ·拉曼光谱分析第36-37页
第四章 MgCl_2的吸放氨性能研究第37-50页
   ·MgCl_2(NH_3)_6的结构第37-40页
     ·XRD结构分析第37-38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38-39页
     ·拉曼光谱分析第39-40页
   ·MgCl_2的吸脱氨性能第40-46页
     ·MgCl_2的吸脱氨过程中结构变化及其机理第40-43页
     ·工作温度对MgCl_2吸氨性能的影响第43-44页
     ·起始氨压对MgCl_2吸氨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球磨处理对MgCl_2吸氨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MgCl_2(NH_3)_6的脱氨动力学性能第46-49页
     ·球磨处理对MgCl_2(NH_3)_6脱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47-48页
     ·金属催化剂对MgCl_2(NH_3)_6脱氨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CaCl_2的吸放氨性能研究第50-57页
   ·吸附-脱氨性能测试第50-53页
   ·结构性能测试第53-54页
   ·工作温度对CaCl_2吸氨性能的影响第54页
   ·起始氨压对CaCl_2吸氨性能的影响第54-55页
   ·球磨时间对CaCl_2吸脱氨性能的影响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六章 MgCl_2(NH_3)_6与LIH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第57-66页
   ·MgCl_2(NH_3)_6与LIH球磨过程中的放氢性能第57-59页
   ·MgCl_2(NH_3)_6-LIH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第59-62页
   ·MgCl_2(NH_3)_6-LIH复合材料的储氢机理研究第6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结论第66-67页
     ·无水MgCl_2的吸脱氨性能第66页
     ·无水CaCl_2的吸脱氨性能第66-67页
     ·MgCl_2(NH_3)_6与LIH复合材料的储氢性能第67页
   ·对下一步工作的建议和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6页
附录 I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附录 II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聚合物接枝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
下一篇:有机/CuCl2杂化层状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