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3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古树名木及其分布管理特点 | 第14-15页 |
·管理信息系统 | 第15-18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信息学 | 第21页 |
·管理学 | 第21-22页 |
·系统科学 | 第22-23页 |
·景观生态学 | 第23页 |
·研究的技术手段 | 第23-27页 |
·"3S"技术 | 第23-25页 |
·数学方法和信息技术 | 第25-26页 |
·虚拟仿真技术 | 第26页 |
·网络技术 | 第26-27页 |
·存在问题和研究前景 | 第27-28页 |
·存在问题 | 第27-28页 |
·研究前景 | 第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研究地概况 | 第30-34页 |
·地理环境 | 第30页 |
·地貌状况 | 第30-31页 |
·气候状况 | 第31-32页 |
·古树名木状况 | 第32-33页 |
·在册古树名木 | 第32页 |
·未入册古树名木 | 第32-33页 |
·信息化建设情况 | 第33-34页 |
3 广州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分析 | 第34-37页 |
·系统的指导思想 | 第34页 |
·系统的目标 | 第34页 |
·系统需求分析 | 第34-35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35-37页 |
4 广州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第37-57页 |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数据获取 | 第38-39页 |
·开发平台 | 第39-41页 |
·硬件平台 | 第39页 |
·软件平台 | 第39-41页 |
·网络设备 | 第41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1-45页 |
·系统总体要求 | 第41-42页 |
·系统结构设计 | 第42-43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43-45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5-53页 |
·数据库设计阶段 | 第46页 |
·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46-52页 |
·编码设计约定 | 第52页 |
·数据转换 | 第52页 |
·数据库的管理 | 第52页 |
·数据库的动态更新 | 第52-53页 |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第53-57页 |
·网络设计原则 | 第53-54页 |
·网络技术要素 | 第54页 |
·应用程序与网络安全 | 第54-55页 |
·网络拓朴图设计 | 第55-57页 |
5 广州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 第57-68页 |
·空间数据管理与维护子系统 | 第57页 |
·属性与多媒体数据管理与维护子系统 | 第57-58页 |
·古树名木属性数据管理 | 第57-58页 |
·古树名木多媒体数据管理与维护 | 第58页 |
·资源档案管理与维护 | 第58页 |
·养护管理子系统 | 第58-60页 |
·养护工作派发 | 第59页 |
·养护情况登记 | 第59页 |
·养护定时提醒 | 第59页 |
·养护记录检索 | 第59-60页 |
·养护统计 | 第60页 |
·养护费管理 | 第60页 |
·空间查询子系统 | 第60-62页 |
·空间特征查询 | 第61页 |
·属性特征查询 | 第61-62页 |
·GIS分析子系统 | 第62-63页 |
·专题图制作与输出子系统 | 第63页 |
·专题图制作 | 第63页 |
·专题图输出 | 第63页 |
·统计报表与输出子系统 | 第63-64页 |
·统计报表 | 第64页 |
·报表输出 | 第64页 |
·系统管理子系统 | 第64-66页 |
·用户管理 | 第65页 |
·系统配置 | 第65-66页 |
·WEB在线服务管理子系统 | 第66-68页 |
6 广州市古树名木管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 | 第68-74页 |
·系统登录设计 | 第68页 |
·主界面设计 | 第68-69页 |
·系统各功能模块界面设计 | 第69-73页 |
·系统调试与维护 | 第73-74页 |
·系统调试 | 第73页 |
·系统维护 | 第73-74页 |
7 结论和讨论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4页 |
·讨论 | 第74-77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