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采运与利用论文--木材学论文--竹材及性能论文

竹材木质素降解菌的选育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31页
   ·竹纤维的研究概况第11-15页
     ·竹纤维的分类第11页
     ·竹纤维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第11-12页
     ·现行竹纤维的提取工艺比较第12页
     ·国内外竹纤维研究现状第12-14页
     ·竹纤维开发的前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第14-15页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研究概况第15-21页
     ·木质素降解微生物的种类第15页
     ·木质素降解酶系及其特性第15-16页
     ·木质素降解酶合成的营养调控第16-18页
     ·木质素降解酶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8-20页
     ·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离子束生物工程学研究概况第21-29页
     ·离子束生物工程的兴起与发展第21页
     ·离子注入微生物育种的特点第21-22页
     ·离子束注入的诱变机理研究第22-24页
     ·离子束生物工程的应用研究第24-28页
     ·我国离子束生物工程的展望第28-29页
   ·本课题选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本课题的来源第29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9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2.竹纤维成分分析第31-36页
   ·材料与方法第31-34页
     ·实验样品第31页
     ·实验仪器第31页
     ·实验试剂第31-32页
     ·实验方法第32-34页
   ·结果与讨论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3.木质素降解菌株的筛选第36-47页
   ·材料与方法第36-40页
     ·样本采集第36页
     ·培养基第36-37页
     ·实验仪器第37页
     ·实验试剂第37-38页
     ·实验方法第38-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菌种的分离和纯化第40页
     ·Azure-B脱色反应结果第40-42页
     ·菌株摇瓶产酶培养结果第42-43页
     ·菌株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3-44页
     ·菌株的形态学鉴定第44-46页
   ·结论第46-47页
4.低能N~+离子注入法诱变木质素降解菌第47-57页
   ·材料与方法第47-49页
     ·出发菌种第47页
     ·培养基第47页
     ·实验仪器第47页
     ·实验试剂第47页
     ·实验方法第47-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6页
     ·不同能量和不同剂量N+离子注入诱变的存活率第49-51页
     ·N+离子注入诱变的突变率第51-53页
     ·突变菌株的诱变及筛选结果第53-55页
     ·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考察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5.高产菌株的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第57-67页
   ·材料与方法第57-58页
     ·菌种第57页
     ·培养基第57页
     ·实验仪器第57页
     ·实验试剂第57页
     ·实验方法第57-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6页
     ·菌株N1023j的生长产酶曲线第58-59页
     ·培养温度对菌体产酶活力的影响第59-60页
     ·初始pH值对菌体产酶活力的影响第60-61页
     ·摇瓶装量对菌体产酶活力的影响第61-62页
     ·摇床转速对菌体产酶活力的影响第62-63页
     ·菌株N1023j产酶条件的正交优化第63-65页
     ·优化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验证高产诱变株产双酶水平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6.竹纤维微生物脱胶初步研究第67-71页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试验菌株第67页
     ·竹纤维样品第67页
     ·培养基第67页
     ·实验仪器第67页
     ·实验试剂第67页
     ·实验方法第67-69页
   ·结果与分析第69-70页
     ·菌株对竹纤维的脱胶效果第69-70页
     ·微生物脱胶处理后的竹纤维显微结构第70页
   ·结论第70-71页
7.主要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第71-74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71-72页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第72页
   ·研究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5页
附录第85-86页
致谢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营养条件对水生植物吸收重金属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侧跗叶蜂属系统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