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绿化建设论文--大地园林论文--乡村绿化论文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调查与应用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绪论第9-17页
   ·新农村相关概念第9-11页
     ·农村、乡村与新农村第9-10页
     ·自然村、行政村和集镇第10页
     ·新农村建设第10页
     ·新农村绿化第10-11页
   ·国内外关于新农村绿化相关领域研究概况第11-15页
     ·农村绿化发展研究概况第11-12页
     ·农村庭院绿化研究概况第12-13页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区系研究概况第13-14页
     ·乡土植物应用研究概况第14-15页
     ·其他方面研究概况第15页
   ·研究背景第15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15-17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16页
     ·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2 研究区概况第17-21页
   ·研究区域第17-18页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17页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括第17-18页
     ·研究区生态环境概况第18页
   ·调查地点概况第18-21页
     ·六合区第18-19页
     ·浦口区第19页
     ·江宁区第19页
     ·溧水县第19-20页
     ·高淳县第20-21页
3 调查和分析方法第21-30页
   ·调查方法第21-25页
     ·调查地点选择第21-24页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调查方法第24页
     ·植物群落调查方法第24-25页
   ·理论基础第25-26页
     ·农村聚落地理学第25页
     ·植物区系地理学第25页
     ·乡村规划理论第25-26页
     ·植物群落学第26页
     ·植物造景学第26页
     ·园林美学第26页
   ·分析方法第26-30页
     ·基础数据分析方法第26-27页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方法第27-28页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第28-30页
4 调查结果分析第30-45页
   ·村庄绿化基础数据分析第30-31页
   ·村庄产业结构分析第31-32页
   ·绿化植物结构分析第32-38页
     ·六合区新农村绿化植物结构分析第32-33页
     ·浦口区新农村绿化植物结构分析第33-34页
     ·江宁区新农村绿化植物结构分析第34-36页
     ·溧水县新农村绿化植物结构分析第36-37页
     ·高淳县新农村绿化植物结构分析第37-38页
   ·新农村绿化植物性状统计分析第38-40页
   ·新农村绿化植物产地构成分析第40-43页
     ·区系地理成分分析第40-43页
     ·乡土植物分析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5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群落生态结构分析第45-65页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45-46页
     ·样方设置和数据记录第45-46页
     ·分析方法第46页
   ·研究结果和分析第46-63页
     ·六合区新农村绿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46-49页
     ·浦口区新农村绿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49-52页
     ·江宁区新农村绿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52-56页
     ·溧水县新农村绿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56-59页
     ·高淳县新农村绿化植物群落特征分析第59-63页
   ·南京市新农村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第63-65页
     ·乔木层多样性指数分析第63页
     ·灌木层多样性指数分析第63-64页
     ·草本层多样性指数分析第64-65页
6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景观调研及配植模式分析第65-81页
   ·研究内容第65页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生长指数调查分析第65-69页
     ·研究方法第65-66页
     ·结果与分析第66-69页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需求性分析第69-72页
     ·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第69页
     ·新农村建设认知度的分析第69-70页
     ·新农村绿化满意度分析第70-71页
     ·乡土景观认可度分析第71页
     ·选择类型分析第71-72页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景观分析第72-80页
     ·不同地貌农村植物景观第72-75页
     ·不同功能用地植物景观第75-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7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配植模式推荐第81-89页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指导原则第81-82页
     ·乡土性第81页
     ·经济性第81页
     ·观赏性和功能性第81页
     ·文化性第81-82页
   ·新农村绿化植物推荐第82-85页
   ·植物配植模式推荐第85-89页
     ·道路绿地植物配植模式第85-86页
     ·河道绿地植物配植模式第86-87页
     ·公共绿地植物配植模式第87-89页
8 全文结论与讨论第89-94页
   ·全文结论第89-91页
   ·创新点第91-92页
   ·讨论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附录 1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植物名录第98-108页
附录 2 南京市新农村绿化调查问卷第108-109页
详细摘要第109-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林业企业价值评估研究--以中福实业为例
下一篇:户外传媒伦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