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集群计算的专用模块控制程序设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论文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论文工作 | 第9-10页 |
·论文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简介 | 第11-22页 |
·密码学技术 | 第11-16页 |
·对称密码技术 | 第11-13页 |
·公钥密码技术 | 第13-15页 |
·HASH函数 | 第15页 |
·数字签名技术 | 第15-16页 |
·集群系统技术 | 第16-22页 |
·集群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集群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7-20页 |
·集群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专用模块的系统设计 | 第22-29页 |
·专用模块的研制目标 | 第22页 |
·系统架构 | 第22-24页 |
·硬件组成 | 第24-26页 |
·选型要求 | 第25页 |
·主流嵌入式处理器及开发系统对比 | 第25页 |
·选型结果 | 第25-26页 |
·软件架构 | 第26-29页 |
·软件环境 | 第27-28页 |
·控制程序功能设计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基于MAC包的自定义通信协议 | 第29-60页 |
·背景知识 | 第31-38页 |
·Linux内核协议栈架构概述 | 第31-32页 |
·MPC8347 网卡驱动程序收发包流程 | 第32-33页 |
·Linux内核数据链路层收包流程 | 第33-34页 |
·Linux内核数据链路层发包流程 | 第34-36页 |
·Linux内核软中断机制分析 | 第36页 |
·Linux进程通信机制分析 | 第36-38页 |
·基于MAC包的自定义通信协议 | 第38-47页 |
·自定义通信协议 | 第38页 |
·数据包格式 | 第38-40页 |
·协议收包流程 | 第40-44页 |
·协议发包流程 | 第44-45页 |
·确认及重发机制 | 第45-46页 |
·协议对调度程序的通知 | 第46-47页 |
·系统调用 | 第47-60页 |
·系统调用实现技术分析 | 第48-50页 |
·建立连接 | 第50-54页 |
·关闭连接 | 第54-55页 |
·发送数据包 | 第55-56页 |
·接收数据包 | 第56页 |
·获取连接状态 | 第56-57页 |
·获取网络设备列表 | 第57-58页 |
·设置网络设备 | 第58页 |
·对主控机通信性能提升的考虑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控制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60-90页 |
·面向集群计算的控制程序架构设计 | 第60-70页 |
·加密作业的切分分析 | 第60-65页 |
·主控机作业调度策略 | 第65-67页 |
·作业的迁移策略 | 第67-69页 |
·控制程序架构 | 第69-70页 |
·请求调度模块 | 第70-73页 |
·请求调度模块设计 | 第70-71页 |
·请求调度模块实现 | 第71-73页 |
·访问控制模块 | 第73-74页 |
·访问控制模块设计 | 第73页 |
·访问控制模块实现 | 第73-74页 |
·密钥管理模块 | 第74-76页 |
·密钥管理模块功能 | 第74页 |
·密钥管理模块设计 | 第74-76页 |
·算法管理模块 | 第76-81页 |
·算法管理模块设计 | 第76页 |
·命令码映射机制 | 第76-78页 |
·算法管理模块实现 | 第78-80页 |
·对扩展性的考虑 | 第80-81页 |
·算法模块 | 第81-84页 |
·算法模块结构设计 | 第81-82页 |
·算法代理 | 第82-83页 |
·算法的安装和卸载 | 第83页 |
·算法模块示例 | 第83-84页 |
·控制管理模块 | 第84-86页 |
·控制管理模块设计 | 第84-85页 |
·控制管理模块实现 | 第85-86页 |
·控制模块 | 第86-90页 |
·控制模块结构设计与实现 | 第86页 |
·控制模块示例 | 第86-90页 |
第六章 性能测试 | 第90-96页 |
·单向通信性能测试 | 第91-92页 |
·MAC协议单向通信性能测试 | 第91页 |
·TCP协议单向通信性能测试 | 第91-92页 |
·数据包转发性能测试 | 第92-93页 |
·MAC协议转发性能测试 | 第92页 |
·TCP协议转发性能测试 | 第92-93页 |
·简单数据加密性能测试 | 第93-94页 |
·MAC协议内核态控制程序性能测试 | 第93-94页 |
·TCP协议控制程序性能测试 | 第94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94-96页 |
第七章 论文总结 | 第96-97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96页 |
·下一步的工作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个人研究成果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