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前言 | 第9页 |
| ·曲线桥的发展 | 第9-14页 |
| ·大跨曲弯连续刚构桥空间受力分析及变形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大跨弯连续刚构桥空间受力分析及变形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 ·本文主要研究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桥梁施工控制原理与方法 | 第17-26页 |
| ·施工控制的内容 | 第17-19页 |
| ·几何(变形)控制 | 第17页 |
| ·应力控制 | 第17-18页 |
| ·稳定控制 | 第18页 |
| ·安全控制 | 第18-19页 |
| ·施工控制的方法 | 第19-21页 |
| ·预测控制法 | 第19-21页 |
| ·自适应控制法 | 第21页 |
| ·线形回归分析法 | 第21页 |
| ·监控方法研究评述 | 第21-24页 |
| ·桥梁施工控制的常用仪器设备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曲线连续刚构现场施工监控与线形控制 | 第26-63页 |
| ·依托工程概况 | 第26-28页 |
| ·工程简介 | 第26-27页 |
| ·施工方法及控制条件 | 第27-28页 |
| ·控制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 ·施工控制中的主要影响参数因素 | 第30-33页 |
| ·设计参数变化对结构挠度和截面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33-46页 |
| ·梁段自重误差影响分析 | 第33-36页 |
| ·结构刚度误差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 ·预应力损失计算参数误差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 ·温度的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 ·梁段施工周期的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 ·不同设计参数误差对结构应力、挠度影响程度的综合比较 | 第44-46页 |
| ·主梁挠度控制 | 第46-49页 |
| ·测点布置 | 第46-48页 |
| ·观测方法 | 第48-49页 |
| ·挠度控制结果 | 第49页 |
| ·主梁应力控制 | 第49-53页 |
| ·测点布置 | 第49-50页 |
| ·测试仪器 | 第50-51页 |
| ·测试结果 | 第51-53页 |
| ·桥墩位移及其应力控制 | 第53-54页 |
| ·桥墩概况 | 第53页 |
| ·承台位移观测 | 第53-54页 |
| ·轴线线形控制与曲线连续刚构挂篮施工工艺 | 第54-62页 |
| ·扭转预拱度控制 | 第54页 |
| ·主梁轴线控制 | 第54-55页 |
| ·墩身垂直度控制 | 第55页 |
| ·现场挂篮施工控制 | 第55-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四章 高墩大跨弯刚构桥的空间仿真分析 | 第63-76页 |
| ·曲线桥计算理论 | 第63-66页 |
| ·解析法 | 第63页 |
| ·半解析法 | 第63-64页 |
| ·数值计算法 | 第64-65页 |
| ·曲线梁桥的弯扭耦合效应 | 第65-66页 |
| ·不同半径对弯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 | 第66-69页 |
| ·不同半径下的弯连续刚构桥恒载下的竖向挠度(w)分析 | 第66-68页 |
| ·不同半径下的弯连续刚构桥恒载下的扭转分析 | 第68-69页 |
| ·墩高对弯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变形的影响 | 第69-72页 |
| ·不同墩高下的弯连续刚构桥恒载下的竖向挠度分析 | 第69-71页 |
| ·不同墩高下的弯连续刚构桥恒载下的扭转分析 | 第71-72页 |
| ·墩顶偏移现象分析 | 第72-75页 |
| ·墩顶偏移实测与模型理论对比分析 | 第72-74页 |
| ·不同半径对墩顶偏移的影响 | 第74-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 ·总结 | 第76-77页 |
| ·展望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