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5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视频转码技术简介 | 第15-32页 |
·视频压缩标准的讨论 | 第15-19页 |
·视频转码的概念 | 第19-20页 |
·视频转码器的架构 | 第20-24页 |
·开环转码器与闭环转码器 | 第20-22页 |
·像素域(空域)视频转码 | 第22-23页 |
·压缩域(频域)视频转码 | 第23-24页 |
·视频转码的分类 | 第24-32页 |
·比特率转码 | 第24-25页 |
·分辨率转码 | 第25-29页 |
·标准间的转码 | 第29页 |
·其他类型的应用 | 第29-32页 |
第三章 运动矢量重估计方法的研究 | 第32-44页 |
·运动矢量合成的概念 | 第32-33页 |
·传统的运动矢量合成方法 | 第33-40页 |
·单运动矢量作参考样本 | 第33-38页 |
·多运动矢量作参考样本 | 第38-40页 |
·任意比例降尺寸视频转码 | 第40-43页 |
·运动矢量精细化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空间降尺度转码的实现 | 第44-62页 |
·空间降尺寸转码中的帧内重编码模式选择 | 第44-49页 |
·H.264的帧内预测模式 | 第44-46页 |
·H.264编码器中的帧内编码模式决策方法 | 第46-47页 |
·转码中的帧内重编码模式选择 | 第47-49页 |
·空间降尺寸转码中的帧间重编码模式选择 | 第49-53页 |
·H.264的帧间预测模式 | 第49-50页 |
·H.264编码器中的帧间编码模式决策方法 | 第50-51页 |
·基于映射的帧间重编码模式选择 | 第51-52页 |
·帧内刷新算法 | 第52-53页 |
·基于Diversity & Importance架构的运动矢量重估计 | 第53-56页 |
·运动矢量的多样性(diversity) | 第53-54页 |
·宏块的重要性(importance) | 第54-55页 |
·改进的多样性与重要性判别因子 | 第55-56页 |
·自适应的帧间宏块转码算法 | 第56-57页 |
·实验与仿真结果 | 第57-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AVS熵解码的DSP优化 | 第62-72页 |
·AVS熵解码的主要流程 | 第62-64页 |
·指数哥伦布码及ce(v)语法元素解析 | 第62-63页 |
·变长码解码 | 第63-64页 |
·AVS熵解码查找表存储方式的改进 | 第64-67页 |
·背景技术 | 第64-65页 |
·构建存储单元的具体步骤 | 第65-67页 |
·CA-2D-VLC解码步骤 | 第67页 |
·AVS熵解码的DSP实现与优化 | 第67-70页 |
·DSP实现平台 | 第67页 |
·DSP优化方法 | 第67-70页 |
·实验结果及结论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80-8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