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铜的冶炼现状 | 第10-12页 |
·铜的火法精炼 | 第12-13页 |
·铜火法精炼使用的设备 | 第13-14页 |
·铜火法精炼使用的还原剂 | 第14-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立项背景及研发内容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铜火法精炼的理论基础研究 | 第20-37页 |
·氧化精炼过程 | 第20-31页 |
·杂质在回转式阳极炉中的脱除次序和限度 | 第20-23页 |
·杂质的除去 | 第23-29页 |
·火法精炼铜液中的氧 | 第29-30页 |
·粗铜中杂质的物相形态 | 第30-31页 |
·铜火法精炼还原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 第31-37页 |
·固体还原剂与熔体中氧的反应机理 | 第31-34页 |
·还原精炼过程中主要杂质的行为 | 第34-35页 |
·氮在固体还原剂还原过程中的作用 | 第35-37页 |
第三章 LV自动喷吹系统开发与控制关键技术及改进研究 | 第37-47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设备构成及功能描述 | 第37-44页 |
·给料单元 | 第38-40页 |
·称重单元 | 第40页 |
·喷吹单元 | 第40-41页 |
·安全防爆单元 | 第41页 |
·流化液压单元 | 第41页 |
·流化混合调节单元 | 第41-42页 |
·反馈调节喷射单元 | 第42页 |
·LV自动补偿单元 | 第42页 |
·喷吹系统气动控制站 | 第42-43页 |
·PLC过程控制单元 | 第43-44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设备关键技术和特点 | 第44-45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开发需要解决的技术关键 | 第45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开发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经验教训总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新型固体还原剂指标的选择 | 第47-54页 |
·新型固体还原剂物理、化学指标对还原效果的影响 | 第47-51页 |
·水分 | 第47-48页 |
·灰分 | 第48-49页 |
·挥发分 | 第49页 |
·硫 | 第49-50页 |
·热值 | 第50页 |
·添加剂 | 第50-51页 |
·新型固体还原剂成分的确定 | 第51-54页 |
·煤种的选择 | 第51页 |
·添加剂成分的确定 | 第51-52页 |
·新型固体还原剂的制备 | 第52-53页 |
·新型固体还原剂成分的确定 | 第53-54页 |
第五章 LV自动喷吹系统应用工艺研究 | 第54-68页 |
·新型固体还原剂的应用及效果 | 第54-57页 |
·生产实践 | 第54页 |
·还原过程效果分析 | 第54-55页 |
·环境效益 | 第55-57页 |
·技术经济对比 | 第57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设备对物料介质和工艺条件的要求 | 第57-59页 |
·系统对输送或喷吹物料的要求 | 第57-59页 |
·系统喷吹压缩风的工艺条件要求 | 第59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的应用效果 | 第59-66页 |
·生产实践 | 第59-62页 |
·还原剂取样实验室分析 | 第62-64页 |
·技术经济比较 | 第64-65页 |
·社会效益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新型固体还原剂的应用效果 | 第66页 |
·LV自动喷吹系统的应用效果 | 第66-67页 |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67-6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8-70页 |
(一)、新型固体还原剂及其应用 | 第68页 |
(二)、LV自动补偿喷吹系统改进结果 | 第68-69页 |
(三)、LV自动补偿喷吹系统应用工艺研究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