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9页 |
导言 | 第19-27页 |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9-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与局限 | 第23-2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27-48页 |
·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28-32页 |
·产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32-36页 |
·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发展 | 第32-33页 |
·主要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产业竞争力主要理论及方法 | 第34-36页 |
·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36-42页 |
·城市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 | 第36-39页 |
·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39-42页 |
·城市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 | 第42-48页 |
·城市竞争力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 第44-46页 |
·优势产业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 第46-48页 |
2. 成都信息产业现状及竞争力研究 | 第48-71页 |
·国内外信息产业发展概况 | 第48-51页 |
·国外信息产业概况 | 第48-49页 |
·国内信息产业概况 | 第49-51页 |
·成都信息产业发展概况及发展潜力分析 | 第51-62页 |
·成都信息产业发展基础概述 | 第51-54页 |
·成都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市场情况 | 第54-57页 |
·成都电子信息主要产业链发展现状 | 第57-62页 |
·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62-71页 |
·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第63-64页 |
·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 | 第64-69页 |
·主要问题研究 | 第69-71页 |
3. 成都与上海、深圳的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71-98页 |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 第72-73页 |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73-80页 |
·上海、深圳总体情况概述 | 第73-74页 |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分析 | 第74-76页 |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园区分析 | 第76-77页 |
·上海、深圳信息产业人才资源分析 | 第77-80页 |
·成都与上海、深圳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80-85页 |
·基础设施比较分析 | 第80-81页 |
·教育与人才比较分析 | 第81-82页 |
·产业优惠政策比较分析 | 第82-83页 |
·产业集群与产品结构比较分析 | 第83-84页 |
·金融支持与投资成本比较分析 | 第84-85页 |
·基于AHP模型的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85-95页 |
·层次分析模型(AHP) | 第85-89页 |
·成都、上海与深圳信息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 第89-95页 |
·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关键要素分析 | 第95-98页 |
4. 制度创新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第98-135页 |
·制度创新理论 | 第99-105页 |
·制度的内涵及功能 | 第99-100页 |
·制度创新理论与理论模型 | 第100-104页 |
·制度创新功能 | 第104-105页 |
·成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及制度创新措施 | 第105-115页 |
·成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第106-108页 |
·完善成都信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措施 | 第108-115页 |
·成都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的现状及完善制度措施 | 第115-120页 |
·成都信息产业人才现状 | 第115-116页 |
·信息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完善措施 | 第116-118页 |
·信息产业人才引进的措施 | 第118-120页 |
·成都信息产业相关政府职能分工现状与管理制度创新 | 第120-126页 |
·成都信息产业相关职能部门管理现状 | 第120-123页 |
·政府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创新 | 第123-126页 |
·成都信息产业政策现状及改进措施 | 第126-135页 |
·成都信息产业发展政策 | 第126-130页 |
·成都信息产业政策创新研究 | 第130-135页 |
5. 产业园区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 第135-151页 |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理论 | 第135-141页 |
·发展产业园区的宏观理论 | 第135-139页 |
·发展产业园区的微观理论 | 第139-141页 |
·成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141-143页 |
·打造一流信息产业园区措施 | 第143-151页 |
·强化产业园区企业的竞争与合作 | 第144-147页 |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成长 | 第147-148页 |
·产业园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 | 第148-151页 |
6. 推进信息化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 | 第151-173页 |
·信息化理论 | 第151-162页 |
·信息化和信息应用概念 | 第151-153页 |
·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作用 | 第153-154页 |
·企业、农业及城市信息化发展模型 | 第154-162页 |
·信息化建设重点拓展领域及措施研究 | 第162-173页 |
·制造业信息化措施 | 第163-165页 |
·数字娱乐信息化措施 | 第165-167页 |
·电子商务信息化措施 | 第167-168页 |
·电子政务信息化措施 | 第168-170页 |
·旅游产业信息化措施 | 第170-171页 |
·交通物流信息化措施 | 第171-173页 |
7. 加大对外开放是提升成都信息产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 第173-185页 |
·对外开放理论及模式 | 第173-176页 |
·成都市信息产业对外开放的现状 | 第176-177页 |
·提升成都市信息产业对外开放的措施 | 第177-182页 |
·成都市招商引资的措施 | 第177-178页 |
·招商引资的体系创新 | 第178-180页 |
·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信息产业链 | 第180-182页 |
·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全球化竞争 | 第182-185页 |
附录 | 第185-189页 |
调查表 | 第185-189页 |
参考文献 | 第189-195页 |
后记 | 第195-196页 |
谢辞 | 第196-197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