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药机械与设备论文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9页
符号说明第19-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7页
   ·引言第21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应用第21-29页
     ·聚合物挤压造粒机组简介第21-27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在聚合物挤压造粒机组中的应用第27-28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在其他造粒领域中的应用第28-29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发展及趋势第29-34页
     ·国外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发展第29-34页
       ·Gala公司的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发展第29-32页
       ·Cater Day公司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发展第32页
       ·其他公司颗粒离心干燥机第32-34页
     ·国内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发展第34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创新之处第34-37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4-35页
     ·目的和意义第35页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第35-37页
第二章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干燥理论和颗粒运动研究第37-47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工作过程第37-38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干燥原理第38-39页
   ·颗粒输送模型第39-45页
     ·颗粒紧贴叶片运动的模型第39-43页
       ·基本假设第39-40页
       ·颗粒运动的受力分析第40-41页
       ·运动方程第41页
       ·方程求解第41-43页
     ·颗粒脱离叶片的运动模型第43-45页
       ·基本假设第43页
       ·颗粒脱离叶片运动下的停留时间公式第43-44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44-45页
     ·停留时间计算方法第45页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生产率和功率研究第47-55页
   ·生产率的理论计算第47-49页
     ·生产率理论计算公式第47-48页
     ·生产率理论计算公式说明第48-49页
   ·功率的理论计算第49-54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所需的功率第49-54页
       ·启动所需功率第50-52页
       ·正常工作所需功率第52-53页
       ·电机需要提供的总功率第53-54页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结构设计第55-71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结构特点第55-56页
   ·转子设计第56-59页
     ·转子结构第56-57页
     ·结构设计第57-59页
   ·转子强度分析第59-62页
     ·转子的受力第59-62页
     ·强度分析第62页
   ·转子叶片的有限元分析第62-69页
     ·Ansys软件简介第63-64页
     ·几何建模第64-65页
     ·网格划分第65-66页
     ·材料、载荷与约束第66-67页
     ·结果与分析第67-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颗粒离心干燥机设计程序开发第71-79页
   ·产量计算程序设计第71-73页
     ·VB软件简介第71-72页
     ·产量计算程序界面第72-73页
   ·转子的参数化设计程序第73-78页
     ·Pro/e软件简介第73-74页
     ·Automation Gateway软件简介第74页
     ·参数化流程第74页
     ·软件开发关键技术第74-76页
       ·模型建立的关键步骤第74-75页
       ·程序设计中的关键步骤第75-76页
     ·开发程序介绍第76-78页
   ·颗粒离心干燥机设计程序第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颗粒离心干燥机的实验研究第79-99页
   ·颗粒含湿量实验第79-81页
     ·实验装置及设备第79-80页
     ·实验物料第80页
     ·颗粒含湿量的测试方法第80页
     ·颗粒含湿量的测试数据与分析第80-81页
   ·生产率实验第81-92页
     ·实验装置及设备第81-82页
     ·实验物料第82页
     ·生产率的测试方法第82-83页
     ·生产率的测试数据与分析第83-92页
       ·进料量的数据与分析第83-84页
       ·出料量P测定与分析第84-88页
       ·产量公式和μ值分析第88-92页
   ·可视化实验研究第92-97页
     ·实验装置及设备第92-93页
     ·实验物料第93页
     ·可视化的实验方法第93页
     ·实验图片和图片分析第93-97页
   ·本章小结第97-99页
第七章 结论第99-101页
   ·主要结论第99-100页
   ·研究展望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致谢第103-10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5-107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07-108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108-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辐照交联透明质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乙酰丙酮金属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