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激光束自组织相干合成的理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5页 |
| ·激光束相干合成的历史背景 | 第8页 |
| ·激光束相干合成的发展现状 | 第8-14页 |
| ·固体和半导体激光器实现的相干合成 | 第9-12页 |
| ·光纤激光器实现的相干合成 | 第12-14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 第2章 固体及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的分类 | 第15-21页 |
| ·固体激光相干合成 | 第15-16页 |
| ·光纤激光相干合成 | 第16-21页 |
| ·主动锁相技术 | 第17-18页 |
| ·被动锁相技术 | 第18-21页 |
| 第3章 自组织相干合成的理论分析 | 第21-27页 |
| ·自成像共焦谐振腔法 | 第21-23页 |
| ·迈克尔逊谐振腔法 | 第23-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4章 新型组束结构设计及分析 | 第27-45页 |
| ·光纤激光组束结构设计 | 第27-35页 |
| ·傅里叶透镜 | 第28页 |
| ·空间滤波器 | 第28-31页 |
| ·输出镜 | 第31页 |
| ·耦合镜与腔长 | 第31-35页 |
| ·固体激光组束结构设计 | 第35-43页 |
| ·无源腔光学稳定性 | 第36-38页 |
| ·有源腔的基模热稳定性 | 第38-40页 |
| ·失调特性分析 | 第40-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