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杏鲍菇的分类地位 | 第8页 |
·杏鲍菇的栽培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杏鲍菇的作用和价值 | 第9-10页 |
·杏鲍菇的营养价值 | 第9页 |
·杏鲍菇的药用价值 | 第9-10页 |
·杏鲍菇的经济价值 | 第10页 |
·杏鲍菇培养料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杏鲍菇培养料的原材料 | 第10页 |
·杏鲍菇栽培方式研究现状 | 第10页 |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方式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我国杏鲍菇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1-13页 |
·培养料原料带来的污染造成隐患 | 第12页 |
·农药、化肥对杏鲍菇的污染不容忽视 | 第12页 |
·产品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严重 | 第12-13页 |
2 引言 | 第13-14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4-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4页 |
·培养料原材料 | 第14页 |
·供试菌种 | 第14页 |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4-17页 |
·杏鲍菇固体培养料配方筛选 | 第14-16页 |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 | 第16-17页 |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性状比较 | 第17页 |
·测定方法 | 第17-20页 |
·菌丝生长速度的测定 | 第17-18页 |
·菌丝生长势的测定 | 第18页 |
·子实体形态及质量指标的测定 | 第18页 |
·杏鲍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测定[77] | 第18页 |
·菌种制备的方法 | 第18-19页 |
·菌球直径的测定 | 第19页 |
·菌球密度的测定 | 第19页 |
·菌球干重的测定 | 第19页 |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0-28页 |
·杏鲍菇固体培养料配方筛选 | 第20-23页 |
·不同固体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不同固体配方对杏鲍菇子实体的影响 | 第21页 |
·不同固体配方对杏鲍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1-22页 |
·最佳固体培养料配方的筛选 | 第22-23页 |
·杏鲍菇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 | 第23-24页 |
·不同液体培养基配方对菌球大小、密度的影响 | 第23页 |
·不同液体培养基配方对菌球干重的影响 | 第23-24页 |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性状比较 | 第24-28页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4-25页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对杏鲍菇子实体的影响 | 第25页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对杏鲍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5-26页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杏鲍菇栽培过程的差异 | 第26-27页 |
·液体菌种栽培与固体菌种栽培两种栽培方式的综合比较 | 第27-28页 |
5 讨论 | 第28-33页 |
·杏鲍菇固体培养料配方筛选 | 第28-29页 |
·不同固体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不同固体配方对杏鲍菇子实体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固体配方对杏鲍菇产量、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29页 |
·杏鲍菇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 | 第29-30页 |
·不同液体培养基配方对菌球大小、密度和干重的影响 | 第29-30页 |
·杏鲍菇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栽培性状比较 | 第30-31页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对杏鲍菇菌丝、子实体生长、产量、生物学效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第30页 |
·液体菌种与固体菌种杏鲍菇栽培过程的差异 | 第30-31页 |
·试验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 第31-33页 |
·死菇 | 第31页 |
·畸形菇 | 第31页 |
·空心菇 | 第31页 |
·地雷菇 | 第31页 |
·虫伤菇 | 第31页 |
·球菇 | 第31页 |
·硬开伞 | 第31-32页 |
·菇蝇 | 第32-33页 |
6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作者简介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