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河坪头水电站厂址区白云岩砂化成因及其对工程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2-20页 |
| ·工程概况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工程概况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3-17页 |
| ·岩溶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白云岩微溶蚀特征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白云岩溶蚀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白云岩砂化”概念的提出 | 第17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第2章 研究区的地质背景 | 第20-34页 |
| ·自然地理 | 第20-22页 |
|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 ·气象与水文 | 第21-22页 |
| ·地层岩性 | 第22-27页 |
| ·下寒武统筇竹寺组 | 第23页 |
| ·灯影组 | 第23-27页 |
| ·地质构造 | 第27-31页 |
| ·区域构造及演化 | 第27-28页 |
| ·研究区地质构造 | 第28-31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34页 |
| 第3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与砂化现象 | 第34-53页 |
| ·碳酸盐岩溶蚀机理及条件 | 第34-35页 |
| ·碳酸盐岩岩的溶蚀机理 | 第34页 |
| ·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 | 第34-35页 |
| ·研究区白云岩岩溶与砂化现象 | 第35-53页 |
| ·引水系统 | 第35-44页 |
| ·地下厂房系统 | 第44-48页 |
| ·钻孔 | 第48-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第4章 研究区白云岩砂化的特征 | 第53-62页 |
| ·白云岩砂化宏观分级特征 | 第53-56页 |
| ·白云岩砂化的内部分带特征 | 第56-59页 |
| ·白云岩砂化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59-62页 |
| 第5章 研究区白云岩砂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72页 |
| ·白云岩砂化形成的物质基础 | 第62-63页 |
| ·岩石的成分 | 第62-63页 |
| ·岩石的结构与构造 | 第63页 |
| ·白云岩砂化发育的构造条件 | 第63-64页 |
|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对砂化的影响 | 第64-65页 |
| ·水化学特征对砂化的促进作用 | 第65-68页 |
| ·斜坡变形破坏与砂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68-70页 |
| ·研究区斜坡工程地质分区 | 第68-69页 |
| ·斜坡变形破坏与砂化的相关性 | 第69-70页 |
| ·小结 | 第70-72页 |
| 第6章 白云岩砂化的微观试验研究 | 第72-82页 |
| ·白云岩的岩石学微观研究 | 第72-76页 |
| ·白云岩的化学成分 | 第72-75页 |
| ·白云岩的结构特征 | 第75-76页 |
| ·白云岩微观溶蚀特征 | 第76-81页 |
| ·白云岩溶蚀薄片光学显微镜下分析 | 第76-78页 |
| ·白云岩溶蚀扫描电镜研究 | 第78-81页 |
| ·小节 | 第81-82页 |
| 第7章 白云岩砂化机理及其对工程影响的评价 | 第82-90页 |
| ·白云岩砂化的演化规律 | 第82-84页 |
| ·砂化沿裂隙发育的阶段性 | 第82页 |
| ·白云岩砂化的微观演化过程 | 第82-83页 |
| ·白云岩砂化的形成演化 | 第83-84页 |
| ·白云岩砂化的预测 | 第84-85页 |
| ·白云岩砂化预测的定性指标 | 第84-85页 |
| ·工程部位白云岩砂化的预测 | 第85页 |
| ·白云岩砂化对工程的影响 | 第85-90页 |
| ·白云岩砂化对地下洞室开挖的影响 | 第85-86页 |
| ·白云岩砂化对山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86-90页 |
| 结论及展望 | 第90-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