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 | 第1-4页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水华蓝藻暴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水华蓝藻暴发概况 | 第12页 |
·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藻毒素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藻毒素的来源 | 第14-15页 |
·藻毒素的结构 | 第15-16页 |
·藻毒素对生物的影响 | 第16页 |
·藻毒素的性质 | 第16-17页 |
·微囊藻生长及产毒的影响因子研究 | 第17-19页 |
·微囊藻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及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 第23-27页 |
·滇池水样采样点 | 第23-24页 |
·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物理指标 | 第24页 |
·化学指标 | 第24页 |
·生物指标 | 第24-25页 |
·藻毒素的水样采集与测定 | 第25-26页 |
·细菌去除藻毒素的研究方法 | 第26页 |
·研究结果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27-42页 |
·研究区域物理因子的时空变化 | 第27-29页 |
·研究区域营养物质的时空变化 | 第29-30页 |
·研究区域生物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30-35页 |
·叶绿素a的时空变化 | 第30-31页 |
·水体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31-32页 |
·浮游植物优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研究区域水体微囊藻毒素的时空变化 | 第35-36页 |
·研究区域全年总藻浓度和藻体内MC含量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细菌去除MC-RR的研究 | 第38-42页 |
·菌株W7生长状况及对MC的去除效果 | 第38-39页 |
·菌株N1生长状况及对MC的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菌株N4生长状况及对MC的去除效果 | 第40-41页 |
·菌株W7、N1、N4在研究区域的月际变化 | 第41-42页 |
4 讨论 | 第42-46页 |
·本文研究区域滇池蓝藻水华的时空分布特征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滇池水体微囊藻毒素含量的时空分布原因分析 | 第43-45页 |
·细菌对水体中藻毒素的去除机制分析 | 第45-46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HPLC检测藻毒素含量色谱图、光谱图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