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可撤销的群盲签名方案设计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密码学 | 第10-11页 |
·数字签名体制 | 第11-12页 |
·群签名和群盲签名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群签名体制 | 第12-17页 |
·群盲签名体制 | 第17-18页 |
·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18-19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2章 基础知识概述 | 第21-30页 |
·数学基础及相关知识 | 第21-24页 |
·群签名体制与性质 | 第24-26页 |
·群签名的概述 | 第24-25页 |
·群签名的安全性要求 | 第25页 |
·群签名方案的效率 | 第25-26页 |
·群盲签名体制与性质 | 第26-28页 |
·盲签名的概述 | 第26-27页 |
·盲签名的性质和实现效率 | 第27页 |
·群盲签名的模式与性质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3章 成员可撤销的不可链接的群盲签名方案 | 第30-40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方案思想的基本描述 | 第31-32页 |
·方案的详细设计 | 第32-35页 |
·系统参数设置 | 第32页 |
·群密钥的产生 | 第32页 |
·成员加入 | 第32-33页 |
·成员撤销 | 第33页 |
·签名产生 | 第33-34页 |
·签名验证 | 第34-35页 |
·签名打开 | 第35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35-39页 |
·正确性 | 第35-36页 |
·盲性 | 第36页 |
·不可链接性 | 第36-37页 |
·不可伪造性 | 第37页 |
·匿名性 | 第37-38页 |
·可跟踪性 | 第38页 |
·抗陷害性 | 第38页 |
·成员可撤销性 | 第38-39页 |
·效率分析 | 第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新型高效的成员可撤销的群盲签名方案 | 第40-49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新方案的详细设计 | 第41-44页 |
·系统参数设置 | 第41页 |
·群密钥的产生 | 第41页 |
·群成员加入 | 第41-42页 |
·签名的产生 | 第42-43页 |
·签名的验证 | 第43-44页 |
·签名的打开 | 第44页 |
·成员的撤销 | 第44页 |
·性能分析 | 第44-47页 |
·正确性分析 | 第44-45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5-46页 |
·效率分析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成员可撤销的多银行电子现金系统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50页 |
·多银行电子现金系统实现类型 | 第50-52页 |
·多银行公平电子现金模型 | 第52-55页 |
·成员可撤销的多银行电子现金协议 | 第55-59页 |
·系统参数设置 | 第55页 |
·群密钥的生成 | 第55-56页 |
·成员注册协议 | 第56-57页 |
·取款协议 | 第57页 |
·支付协议 | 第57-58页 |
·存款协议 | 第58页 |
·成员追踪协议 | 第58页 |
·成员撤销协议 | 第58-59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59-62页 |
·匿名性 | 第59-60页 |
·不可伪造性 | 第60页 |
·可撤销匿名性 | 第60-61页 |
·多银行性 | 第61页 |
·不可重复花费 | 第61-62页 |
·成员可撤销性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和主要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介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