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热能论文

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火用)分析及其参数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第1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7-9页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7-8页
     ·水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第8-9页
     ·本课题的意义第9页
   ·水泥窑余热发电的研究现状第9-10页
     ·水泥窑余热发电的发展历程第9-10页
     ·纯低温余热发电现状第10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第二章 余热资源和余热利用第12-17页
   ·余热和余热资源第12-14页
     ·余热资源的分类第12-13页
     ·我国余热资源的分布第13-14页
   ·余热利用的原则和途径第14页
     ·余热利用的原则第14页
     ·余热利用的主要途径第14页
   ·水泥窑余热回收及其利用第14-17页
     ·有利于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第15页
     ·改善环境质量第15-16页
     ·促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第16页
     ·理想的CDM 项目第16-17页
第三章 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应用第17-24页
   ·中低温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分析第17-18页
     ·系统换热过程的火用分析第17-18页
     ·余热发电装置的最大做功计算第18页
   ·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的热力系统构成第18-21页
     ·单压余热锅炉发电系统第18-19页
     ·双压单级补汽式余热发电系统第19-20页
     ·复合闪蒸补汽式余热发电系统第20-21页
   ·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特点分析第21-22页
     ·回热循环与余热发电系统第21页
     ·余热发电系统的排烟温度第21-22页
     ·给水除氧方式问题第22页
   ·水泥窑中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火用评价第22-24页
第四章 闪蒸余热发电系统闪蒸参数的优化第24-39页
   ·火用回收率和闪蒸级数第24-29页
   ·闪蒸系统闪蒸压力的最佳分配第29-39页
     ·优化模型的建立第29-33页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第33页
     ·优化方法的选取第33-36页
     ·实例应用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闪蒸系统省煤器出口分流点的参数第39-57页
   ·省煤器出口点的分流温度第39-43页
     ·模型的建立第39-41页
     ·实例应用第41-43页
     ·小结第43页
   ·省煤器出口点的分流流量第43-50页
     ·模型的建立第43-44页
     ·关于分流热水流量的进一步讨论第44-47页
     ·实例应用第47-50页
     ·小结第50页
   ·关于窄点温差问题第50-57页
     ·窄点温差和火用回收率第51-52页
     ·窄点温差和余热锅炉总传热面积第52-54页
     ·实例分析第54-56页
     ·结论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9页
   ·主要研究成果第57-58页
   ·后续工作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柏坡电厂#4炉结焦现象分析与改善
下一篇:燃煤电厂粉煤灰品质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