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有关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第13-21页 |
1.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概念的认识 | 第13页 |
2.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病机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的认识 | 第13-14页 |
·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病机的认识 | 第14页 |
3.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与发展的相关生理病理改变 | 第14-18页 |
·小肠组织形态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 第14-15页 |
·肠道屏障功能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 第15-18页 |
4.现代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防治 | 第18-21页 |
·腹腔灌注预防AIO的研究 | 第18-20页 |
·改进手术方式预防AIO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第21-25页 |
1 中医学对粘连性肠梗阻的认识 | 第21-22页 |
2 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 | 第22-25页 |
·中药治疗 | 第22-23页 |
·针灸治疗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第25-56页 |
实验一 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第25-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2页 |
3.讨论 | 第32-33页 |
实验二 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3-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7页 |
3 讨论 | 第37-38页 |
实验三 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小肠上皮细胞内Ca~(2+)的影响 | 第38-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0页 |
3.讨论 | 第40-42页 |
实验四 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小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变化 | 第42-4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实验五 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二胺氧化酶的影响 | 第46-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7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3.讨论 | 第48-50页 |
实验六 电针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 第50-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章 理论探讨 | 第56-65页 |
1.取穴依据 | 第56-58页 |
2.粘连性肠梗阻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58-59页 |
3 对照方法的选择依据 | 第59-60页 |
4.针刺对粘连性肠梗阻大鼠小肠上皮细胞保护作用机理的探讨 | 第60-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英文缩略语表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