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6页 |
·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 | 第9-10页 |
·乡村旅游概念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乡村旅游特征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乡村旅游开发条件评价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乡村旅游发展管理和策略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乡村旅游的规划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3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文献分析法 | 第17页 |
·野外考察与社会调查法 | 第17页 |
·定量研究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乡村旅游基本理论介绍 | 第18-24页 |
1 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系统理论 | 第18页 |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18-19页 |
·体验经济理论 | 第19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19-20页 |
·环城游憩带理论 | 第20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 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因地制宜原则 | 第21页 |
·特色性原则 | 第21页 |
·市场导向原则 | 第21-22页 |
·可持续原则 | 第22页 |
3 乡村旅游的特点 | 第22-24页 |
·乡土性 | 第22页 |
·参与性 | 第22-23页 |
·普及性 | 第23页 |
·实惠性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 第24-30页 |
1 优势(STRENGTHS) | 第24-26页 |
·独特的区位条件 | 第24页 |
·经济基础雄厚 | 第24-25页 |
·旅游资源丰富 | 第25页 |
·客源市场广阔 | 第25-26页 |
2 劣势(WEAKNESSES) | 第26-27页 |
·旅游产品单一,促销乏力 | 第26页 |
·管理体制不顺 | 第26页 |
·经营管理不规范 | 第26-27页 |
·生态素养意识缺乏 | 第27页 |
3 机遇(OPPORTUNITIES) | 第27-28页 |
·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 | 第27页 |
·乡村旅游热潮带来的机遇 | 第27-28页 |
·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 | 第28页 |
·"海峡西岸乡村游"的战略举措 | 第28页 |
4 挑战(CHALLENGES) | 第28-30页 |
·周边地区乡村旅游的挑战 | 第28页 |
·游客品位及需求的提高 | 第28-29页 |
·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福州市乡村旅游需求市场分析 | 第30-37页 |
1 客源地特征 | 第30页 |
2 游客结构分析 | 第30-32页 |
·性别构成 | 第30页 |
·年龄结构 | 第30-31页 |
·文化水平结构 | 第31页 |
·职业构成 | 第31-32页 |
·收入特征 | 第32页 |
3 游客行为特征分析 | 第32-35页 |
·信息渠道 | 第32-33页 |
·出游方式 | 第33页 |
·出游时间 | 第33-34页 |
·消费水平 | 第34页 |
·重游率 | 第34-35页 |
·旅游目的 | 第35页 |
4 目标客源市场定位 | 第35-37页 |
·三级旅游市场的划分 | 第35-36页 |
·细分旅游市场的定位 | 第36-37页 |
第四章 福州市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和总体布局 | 第37-46页 |
1 资源评价 | 第37-40页 |
·旅游资源分类 | 第37-39页 |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 第39-40页 |
2 总体布局 | 第40-42页 |
·总体布局原则 | 第40-41页 |
·功能区空间布局 | 第41-42页 |
3 分区规划 | 第42-46页 |
·滨海渔业休闲度假带 | 第42-43页 |
·近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 | 第43-44页 |
·远郊林业健身疗养旅游区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福州市乡村旅游产品设计 | 第46-51页 |
1 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第46-47页 |
·注重特色、突出主题原则 | 第46页 |
·多样性原则 | 第46页 |
·系统开发、协调发展原则 | 第46页 |
·市场导向、适应需求原则 | 第46-47页 |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第47页 |
2 分区旅游产品设计 | 第47-51页 |
·滨海渔业休闲度假带产品设计 | 第47-48页 |
·近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产品设计 | 第48-49页 |
·远郊林业健身疗养旅游区产品设计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措施 | 第51-55页 |
1 组织领导保障 | 第51页 |
2 政策法规保障 | 第51-52页 |
·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 第51页 |
·加大执法力度 | 第51-52页 |
·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 第52页 |
3 机制保障 | 第52页 |
·动力机制 | 第52页 |
·市场机制 | 第52页 |
·自我完善机制 | 第52页 |
4 资金保障 | 第52-53页 |
·增加政府直接投资 | 第53页 |
·积极吸收民间资本 | 第53页 |
5 环境保障 | 第53页 |
6 人才保障 | 第53-54页 |
7 宣传保障 | 第54页 |
8 安全保障 | 第54-55页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