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电法勘探论文

含激电效应的CSAMT二维正演与联合反演应用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方法及应用研究现状第14-16页
     ·CSAMT中的激发极化效应第16-18页
     ·CSAMT数据的联合反演第18-19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1-23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第23-51页
   ·CSAMT的理论基础第23-28页
     ·电磁场基本理论第23-27页
     ·CSAMT的基本公式第27-28页
     ·CSAMT法的测量模式第28页
   ·COLE-COLE模型及频谱分析第28-38页
     ·岩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第29-33页
     ·Cole-Cole模型第33-36页
     ·虚、实分量、振幅和相位的频谱特性第36-38页
   ·不同COLE-COLE模型参数的CSAMT响应第38-50页
     ·充电率变化时CSAMT的响应特征第39-45页
     ·时间指数τ变化时CSAMT的响应特征第45-47页
     ·频率相关系数c变化时CSAMT响应特征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三章 含激电效应的CSAMT 1D正演第51-81页
   ·考虑激电效应的CSAMT、1D正演理论第51-53页
   ·考虑激电效应时两层介质模型正演结果第53-58页
     ·模型Ⅰ正演结果第54-55页
     ·模型Ⅱ正演结果第55-57页
     ·模型Ⅲ正演结果第57-58页
   ·考虑激电效应时三层介质模型正演第58-79页
     ·A型曲线电阻率模型第58-64页
     ·K型曲线电阻率模型第64-69页
     ·H型曲线电阻率模型第69-74页
     ·Q型曲线电阻率模型第74-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四章 考虑IP效应的CSAMT 2D正演第81-101页
   ·考虑IP效应2D正演理论第81-85页
   ·考虑IP效应2D正演第85-100页
     ·低阻柱体2D正演第85-91页
     ·高阻柱体2D正演第91-93页
     ·双阻柱体2D正演第93-97页
     ·倾斜断层2D正演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五章 CSAMT与IP测深数据的联合反演第101-115页
   ·CSAMT数据的反演方法第101-103页
   ·激发极化测深数据的2D反演第103-104页
     ·视电阻率的反演第103-104页
     ·视极化率的反演第104页
   ·CSAMT与IP测深数据的联合反演第104-105页
   ·联合反演的结果验证第105-113页
     ·1D层状模型的联合反演结果第105-106页
     ·2D介质模型的联合反演第106-113页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联合反演在深部铜多金属矿产勘查中的应用第115-131页
   ·研究区概况第115-119页
     ·主要出露地层及岩性特征第116-117页
     ·研究区构造特征第117-118页
     ·研究区内岩浆岩体发育情况第118页
     ·地球物理特征第118-119页
   ·物探工作的实施第119页
   ·物探结果第119-125页
   ·联合反演结果与验证第125-129页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31-135页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第131-132页
   ·建议第132-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第147-149页

论文共1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NAFLD、T2DM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下一篇:岩石摩擦滑动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