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志》研究
目录 | 第1-5页 |
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小说观念 | 第7-8页 |
二、《独异志》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一) 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无专门研究的原因 | 第9-10页 |
三、思路、方法和概念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独异志》的传承及时代、语言特点 | 第12-19页 |
第一节 《独异志》中的"史传"、"诗骚"传统 | 第12-14页 |
一、"史传"传统 | 第12-13页 |
二、"诗骚"传统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独异志》与《玄怪录》、《宣室志》的异同 | 第14-16页 |
一、唐代小说的特点 | 第14-15页 |
二、《独异志》与《玄怪录》、《宣室志》的异同 | 第15-16页 |
第三节 《独异志》的语言特点 | 第16-19页 |
一、成语故事的运用 | 第16-17页 |
二、通俗化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西域文化对《独异志》创作的影响 | 第19-28页 |
第一节 《独异志》小说中的西域异物 | 第19-21页 |
一、西域器物的神奇性特征 | 第19-20页 |
二、西域器物的奢华性特征 | 第20-21页 |
三、西域器物的趣味性特征 | 第21页 |
第二节 《独异志》小说中的胡人故事 | 第21-22页 |
一、西域胡商的演变历程 | 第21-22页 |
二、《独异志》小说中的胡人识宝故事 | 第22页 |
第三节 西域方术对《独异志》的影响 | 第22-24页 |
一、西域医术对《独异志》的影响 | 第22-23页 |
二、西域使火术对《独异志》的影响 | 第23-24页 |
第四节 西域文化影响下的《独异志》小说类型研究 | 第24-28页 |
一、《独异志》中的"陷城为湖"型故事 | 第24-26页 |
二、《独异志》中老虎感恩的故事 | 第26-27页 |
三、轮回转世观念在中古小说《独异志》中的反映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独异志》的叙事建构 | 第28-39页 |
第一节 《独异志》雅与俗的基本审美模式 | 第28-34页 |
一、基本要素:"角色模式"与"语义方阵" | 第28-30页 |
二、《独异志》"雅"与"俗"的对立与审美鉴赏 | 第30-34页 |
第二节 《独异志》的叙事结构 | 第34-36页 |
一、《独异志》中潜隐圆形结构的广泛存在 | 第34-35页 |
二、《独异志》中圆形潜隐结构的适应性 | 第35页 |
三、《独异志》中圆形结构的涵容力 | 第35-36页 |
第三节 《独异志》的叙事时间 | 第36-37页 |
一、时间的模糊化处理 | 第36-37页 |
二、模糊时间的成因 | 第37页 |
第四节 《独异志》叙事中的审美追求 | 第37-39页 |
一、小说的题材选择 | 第37-38页 |
二、小说的美感魅力 | 第38-39页 |
结束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附录1:《独异志》小说条目出处一览表 | 第43-48页 |
附录2:《独异志》佚文辑补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