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想象竞合犯的行为本质及处断原则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外国刑法理论关于想像竞合犯的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一) 俄罗斯刑法理论关于想象竞合的研究概况 | 第10页 |
(二) 德国刑法理论关于想像竞合的研究概况 | 第10-11页 |
(三) 日本刑法理论关于想像竞合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二、我国刑法理论关于想像竞合犯研究概况 | 第12-15页 |
(一) 关于罪数的学术观点 | 第12-14页 |
(二) 评价 | 第14-15页 |
三、关于行为的理论 | 第15-25页 |
(一) 刑法中的行为概念 | 第16-19页 |
(二) 行为单复之评判标准 | 第19-24页 |
(三) 想像竞合犯的行为本质 | 第24-25页 |
四、想像竞合犯之构成要件特征 | 第25-27页 |
(一) 想象竞合犯之行为特征 | 第25页 |
(二) 想象竞合犯之主观罪过特征 | 第25-26页 |
(三)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之应用 | 第26-27页 |
五、禁止双重评价原则 | 第27-28页 |
(一) 学术界的不同声音 | 第27页 |
(二) 对想像竞合进行多次评价的合理性 | 第27-28页 |
六、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 | 第28-33页 |
(一) 关于处罚原则的学说 | 第28-30页 |
(二) 评价 | 第30-33页 |
七、认定实质数罪的意义 | 第33-36页 |
(一) 罪刑法定原则之要求 | 第33-34页 |
(二) 罪刑相适应原则之实现 | 第34页 |
(三) 实践的支持 | 第34-35页 |
(四) 与法条竞合划清界限的唯一途径 | 第35页 |
(五) 全面评价原则之实现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