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三)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四) 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5-24页 |
(一) 国外对课外作业的相关研究 | 第15-18页 |
(二) 国内对课外作业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三) 我国对英语课外作业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二、英语课外作业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24-29页 |
(一)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4-25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5-27页 |
(三) 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 | 第27-29页 |
三、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现状调查 | 第29-42页 |
(一) 调查设计 | 第29-30页 |
(二) 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0-39页 |
1. 学生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 第30-36页 |
2. 教师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三) 调查结论 | 第39-42页 |
四、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理论解读 | 第42-55页 |
(一) 英语新课程与高中英语课外作业 | 第42-45页 |
1.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课外作业的要求 | 第42-43页 |
2.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与英语新课程的关系 | 第43-44页 |
3.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 第44-45页 |
(二) 新课程视野下英语课外作业的内涵 | 第45-46页 |
(三) 新课程视野下英语课外作业的特征 | 第46-50页 |
1. 作业生活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 | 第47页 |
2. 作业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第47-48页 |
3. 作业开放化——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 第48-49页 |
4. 作业个性化——张扬学生的个性风采 | 第49页 |
5. 作业实践化——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 第49-50页 |
6. 作业人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第50页 |
(四) 新课程视野下英语课外作业的功能 | 第50-55页 |
1. 课外作业应成为指导学法、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过程 | 第51-52页 |
2. 课外作业应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 第52页 |
3. 课外作业应成为学生开发潜能、张扬个性的园地 | 第52-53页 |
4. 课外作业应彰显对师生的生命关怀 | 第53-54页 |
5. 课外作业应成为教学诊断的有效手段 | 第54页 |
6. 温故而知新”——英语课外作业的传统功能 | 第54-55页 |
五、新课程视野下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的改革探索 | 第55-84页 |
(一)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目标——由知识本位转向发展为本 | 第55-58页 |
(二)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内容——由认知领域向非认知领域发展 | 第58-62页 |
(三)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类型——由单一走向多元化 | 第62-75页 |
1. 知识巩固型——强化基础知识 | 第63-65页 |
2. 技能训练型——培养基本技能 | 第65-68页 |
3. 培养思维型——闪现创造火花 | 第68-72页 |
4. 实践应用型——体验英语生活 | 第72-75页 |
(四) 高中英语课外作业评价——由终结性走向发展性 | 第75-84页 |
1. 评价理念 | 第75-77页 |
2. 评价原则 | 第77-78页 |
3. 评价方法 | 第78-84页 |
六、英语课外作业改革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 第84-87页 |
(一) 英语课外作业改革的成效 | 第84-86页 |
(二) 英语课外作业改革研究的反思和展望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 | 第91-96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