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国内外地理数据资源状况对比 | 第11页 |
·国内外GIS和Web应用在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 | 第14-21页 |
·空间数据库更新 | 第14-15页 |
·全库更新 | 第14页 |
·增量更新 | 第14-15页 |
·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第15-18页 |
·全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第16页 |
·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模式 | 第16页 |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面向对象矢量栅格一体化空间数据库管理模式 | 第17-18页 |
·NET Framework | 第18-21页 |
·NET Framework核心技术 | 第18-19页 |
·NET Framework的优点 | 第19-21页 |
第3章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1-37页 |
·浙江省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 第21-26页 |
·耕地后备资源资料收集和检查和确认环节 | 第21页 |
·补充耕地项目资料收集、检查和确认环节 | 第21-24页 |
·耕地占补平衡方案资料收集、检查和审批环节 | 第24-26页 |
·成果管理环节 | 第26页 |
·系统结构 | 第26-31页 |
·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 第26-27页 |
·系统网络结构 | 第27-28页 |
·系统平台结构 | 第28-31页 |
·平台功能模块划分 | 第31-37页 |
·耕地垦造项目管理GIS子系统 | 第32-33页 |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Web子系统 | 第33-35页 |
·数据交互工具与县市录入数据系统 | 第35-37页 |
第4章 数据库设计 | 第37-58页 |
·数据库设计原则 | 第37-38页 |
·空间数据与Web数据的管理方式 | 第38-39页 |
·空间数据库 | 第38-39页 |
·Web数据库 | 第39页 |
·数据库结构 | 第39-42页 |
·数据库总体结构 | 第39-40页 |
·数据库逻辑结构 | 第40-42页 |
·数据加工过程 | 第42-43页 |
·基础空间数据 | 第43页 |
·业务数据 | 第43-50页 |
·地理编码数据(耕地后备资源与补充耕地项目) | 第43-48页 |
·Web编码数据(耕地占补平衡方案)原理、模型与数据 | 第48-50页 |
·数据表结构定义 | 第50-56页 |
·空间数据图层设计 | 第51-53页 |
·非空间数据表设计 | 第53-56页 |
·元数据 | 第56页 |
·栅格数据 | 第56-58页 |
第5章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8-70页 |
·系统开发软件和工具 | 第58-61页 |
·补充耕地项目管理(GIS)子系统 | 第58-60页 |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Web)子系统 | 第60-61页 |
·交互工具 | 第61页 |
·系统框架结构选择 | 第61-62页 |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62-66页 |
·补充耕地项目管理(GIS)子系统 | 第62-66页 |
·耕地占补平衡管理(Web)子系统 | 第66页 |
·数据交互功能实现 | 第66-70页 |
·GIS平台下载(涉密数据剥离与增量下载工具) | 第66-68页 |
·数据远程上传(交互工具) | 第68页 |
·Web平台入库(利用Web Services完成数据入web库) | 第68-70页 |
第6章 运行效果 | 第70-76页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70页 |
·系统运行效果 | 第70-76页 |
·垦造耕地项目管理GIS子系统 | 第70-74页 |
·数据交互工具 | 第74-75页 |
·耕地占补平衡Web子系统 | 第75-7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页 |
·展望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