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明代辽东总兵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绪论第9-19页
 一、目的意义第9页
 二、研究状况第9-12页
 三、研究思路第12页
 四、概念解析第12-19页
第一章 辽东总兵设置之前辽东的镇守体制第19-41页
 第一节 明代以前辽东镇守体制的沿革第19-23页
  一、战国秦汉时期第20页
  二、三国至隋唐时期第20-21页
  三、辽金元时期第21-23页
 第二节 洪武时期辽东镇守体制的演变第23-36页
  一、都指挥使镇守第23-27页
  二、大将镇守第27-32页
  三、亲王镇守第32-36页
 第三节 建文时期镇守体制的更迭第36-39页
  一、靖难兵起与辽王撤藩第36-37页
  二、大将镇守的恢复第37-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二章 辽东总兵的设置完善及概况分析第41-62页
 第一节 辽东总兵的设置及沿革第41-44页
  一、辽东总兵的设立第41-43页
  二、总兵制度的完善与变动第43-44页
 第二节 辽东总兵镇守体制的完善第44-52页
  一、永乐至宣德时期第45-47页
  二、正统至正德时期第47-49页
  三、嘉靖至万历时期第49-51页
  四、天启至崇祯时期第51-52页
 第三节 辽东总兵群体概况分析第52-59页
  一、明代历任辽东总兵考证第52页
  二、明代辽东总兵概况分析第52-59页
 小结第59-62页
第三章 辽东总兵的权力盈缩第62-80页
 第一节 辽东总兵的权力演变第62-66页
  一、永乐至宣德时期的辽东总兵权力第62-64页
  二、正统以后辽东总兵权力的演变第64-66页
 第二节 武将内部制约机制第66-68页
  一、都司掌印第67页
  二、副总兵、参将、游击第67-68页
 第三节 宦官制约机制第68-71页
  一、辽东镇守太监第69-70页
  二、关宁镇守太监第70-71页
 第四节 文臣制约机制第71-77页
  一、辽东巡按御史第71-72页
  二、辽东巡抚第72-74页
  三、辽东提督蓟辽总督第74-76页
  四、辽东经略、督师第76-77页
 小结第77-80页
第四章 辽东总兵的历史作用第80-95页
 第一节 积极作用第80-91页
  一、巩固边防第80-82页
  二、保卫辽东第82-88页
  三、率军从征入援京师第88-89页
  四、怀柔“诸夷”第89-91页
 第二节 消极作用第91-94页
  一、贪污腐化第91-92页
  二、冒功启衅第92-93页
  三、纵容蒙古女真内迁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结论第95-97页
附录 明代历任辽东总兵概况表第97-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后记第115-11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雍正朝总督群体研究
下一篇:《贞观政要》的行政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