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沉淀池工况的数值模拟及流场测量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15页
   ·沉淀池的类型第15-17页
     ·按池内水流方向分类第16-17页
     ·按工艺布置分类第17页
   ·沉淀池的设计第17-24页
     ·设计规范及参数规定第17-19页
     ·一般规定第19-21页
     ·设计的规定及说明第21-24页
   ·沉淀池的研究现状第24-30页
     ·速度及浓度场的研究第24-26页
     ·温度对流场的影响第26页
     ·沉降模型的研究第26-30页
     ·优化设计的研究第30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0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及数学模型第32-57页
   ·流体运动的基本方程第32-35页
     ·连续性方程第32页
     ·运动方程第32-33页
     ·能量方程第33页
     ·异质扩散方程第33页
     ·布辛涅斯克近似方程组第33-35页
   ·湍流的基本方程第35-40页
     ·连续性方程第36页
     ·动量方程第36-37页
     ·能量方程第37页
     ·扩散方程第37-40页
   ·湍流的计算模型第40-45页
     ·湍动能方程第40-42页
     ·湍动能耗散率方程第42-44页
     ·雷诺传热与传质方程第44-45页
   ·三维定常对流扩散方程的混合有限分析格式第45-49页
   ·计算技术与方法第49-56页
     ·交错网格第49-50页
     ·SIMPLE算法第50-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平流沉淀池的数值模拟第57-95页
   ·平流沉淀池内水流的雷诺数和流态分析第57-58页
   ·常湍流粘性系数模型的应用第58-63页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第58-60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60-63页
     ·与自控结合的讨论第63页
   ·二维湍流k-ε模型的应用第63-76页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第63-65页
     ·流场计算结果第65-70页
     ·传质过程第70-71页
     ·沉淀池内流场变化的规律第71-76页
   ·沉淀池流场三维分析第76-94页
     ·三维数学模型第76-77页
     ·方程的无量纲化第77-79页
     ·固壁边界的处理——壁函数法第79-81页
     ·计算结果及讨论第81-94页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4章 圆形沉淀池的数值模拟第95-106页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第95-98页
   ·圆形沉淀池温度对流场的影响研究第98-105页
     ·无温差的影响第99-101页
     ·低温水进入高温水的影响第101-103页
     ·高温水进入低温水的影响第103-105页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5章 沉淀池内速度场的测量及验证第106-119页
   ·实验装置及测量系统第106-109页
     ·实验装置第106-107页
     ·速度测量系统第107-108页
     ·实验工况参数第108-109页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第109-118页
     ·流量及挡板高度对流场的影响第109-114页
     ·中部进水时流场的测量第114-116页
     ·流场的三维测量第116-117页
     ·风速对流场的影响第117-118页
   ·本章小节第118-119页
第6章 沉淀池的优化设计第119-128页
   ·污染物的去除率模型第121-123页
   ·非均一颗粒模型第123-124页
   ·均一颗粒模型第124-126页
     ·挡板的淹没深度第124-125页
     ·沉淀池长度与有效水深之比的设计第125-126页
   ·本章小结第126-128页
结论第128-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40页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0-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个人简历第145页

论文共1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协调人的多对多谈判支持系统研究
下一篇:结构型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