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自由基 | 第8页 |
·抗氧化剂 | 第8-16页 |
·人工合成抗氧化剂 | 第9-11页 |
·天然抗氧化剂 | 第11-16页 |
·抗氧化活性的测试方法 | 第16-24页 |
·化学体系测试抗氧化活性 | 第16-20页 |
·化学模拟生物体系测试抗氧化活性 | 第20-24页 |
·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含羟基 Schiff 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26-66页 |
·引言 | 第26-28页 |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实验方法 | 第29-30页 |
·标准抗氧化剂与ABTS~+.和DPPH 的作用 | 第30-32页 |
·含羟基SCHIFF 碱与ABTS~+.和DPPH 的作用 | 第32-34页 |
·四种标准抗氧化剂对AAPH 引发的人血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34-39页 |
·含羟基SCHIFF 碱对AAPH 引发的人血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39-51页 |
·含羟基SCHIFF 碱在AAPH 引发的人血红细胞溶血体系中与TROLOX、VC、VC-12 的协同作用 | 第51-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三章 绿原酸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66-80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实验部分 | 第67-69页 |
·实验材料 | 第67-68页 |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绿原酸捕获ABTS~+.和DPPH 性能的研究 | 第69页 |
·绿原酸对 hemin 引发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69-70页 |
·绿原酸对AAPH 引发的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70-73页 |
·绿原酸在AAPH 引发的溶血体系中与VE、VC 的协同作用 | 第73-76页 |
·绿原酸对AAPH 引发的DNA 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76-78页 |
·小结 | 第78-80页 |
第四章 双氯芬酸及利多卡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80-98页 |
·引言 | 第80页 |
·实验部分 | 第80-82页 |
·实验材料 | 第80-81页 |
·实验方法 | 第81-82页 |
·双氯芬酸及其钠盐捕获ABTS~+.和DPPH 性能的研究 | 第82页 |
·双氯芬酸及其钠盐对 hemin 和 AAPH 引发的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82-89页 |
·双氯芬酸及其钠盐对hemin 引发的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82-83页 |
·双氯芬酸及其钠盐对AAPH 引发的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83-89页 |
·双氯芬酸及其钠盐在AAPH引发的溶血体系中与标准抗氧化剂的协同作用 | 第89-92页 |
·双氯芬酸及其钠盐对AAPH 引发的DNA 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92-95页 |
·利多卡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95-97页 |
·小结 | 第97-98页 |
第五章 三环胺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第98-124页 |
·引言 | 第98-99页 |
·实验部分 | 第99-100页 |
·实验材料 | 第99页 |
·实验方法 | 第99-100页 |
·三环胺类化合物捕获ABTS~+.和DPPH 的性能 | 第100-105页 |
·三环胺类化合物与ABTS~+.和DPPH 的反应 | 第100-101页 |
·三环胺类化合物与ABTS~+.和DPPH 作用机理的研究 | 第101-105页 |
·三环胺类化合物对AAPH 引发红细胞溶血的保护作用 | 第105-109页 |
·三环胺类化合物在AAPH 引发的溶血体系中与TROLOX、VE、VC、VC-12 之间的协同作用 | 第109-120页 |
·三环胺类化合物对AAPH 引发的DNA 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120-123页 |
·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7页 |
作者简历 | 第137-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中文摘要 | 第141-144页 |
ABSTRACT | 第14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