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土地规划论文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第1章 绪论第9-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2-15页
     ·国内外SEA 研究进展第12-13页
     ·国内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SEA 研究进展第13-15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15-17页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分析与识别第15-16页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第16页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16页
     ·土地利用环境影响预防与减缓措施第16-17页
   ·论文技术路线与创新点第17-20页
     ·论文技术路线第17-18页
     ·论文创新点第18-20页
第2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技术集成第20-3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第20-21页
     ·以土地利用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第20页
     ·以宏观尺度上的土地生态系统为对象第20页
     ·与规划同步原则第20页
     ·综合性原则第20-21页
     ·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页
     ·灰色系统理论第21-22页
     ·生态足迹理论第22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第22-23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SEA 的技术方法第23-31页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第23-24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集成系统的构建第24-31页
第3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第31-49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现状第31-33页
     ·农用地第31-32页
     ·建设用地第32-33页
     ·未利用地第33页
   ·吉林省生态环境现状第33-39页
     ·土地生态环境现状第34-35页
     ·水资源与水环境第35页
     ·城市生态环境第35-36页
     ·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第36页
     ·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第36-37页
     ·自然灾害第37-38页
     ·外来物种入侵第38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第38-39页
   ·吉林省生态环境容量第39页
   ·吉林省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及生态环境状况第39-43页
     ·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第40-42页
     ·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以来环境质量状况第42-43页
   ·规划期吉林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第43-49页
     ·吉林省1996-2005 年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第43-45页
     ·吉林省1996-2005 年土地生态足迹分析第45-49页
第4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49-69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总体目标分析第49-50页
     ·土地利用总目标第49页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第49页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第49页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目标第49页
     ·节约集约利用目标第49-50页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第50页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第50-55页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含义第50页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目的第50-51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第51-53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识别表的编制第53-55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评价指标选择第55-56页
   ·环境影响预测第56-58页
     ·生态环境状况预测第56页
     ·生态足迹预测第56-58页
     ·生态价值预测第58页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第58-69页
     ·吉林省规划期内生态环境状况评价第58-59页
     ·吉林省规划期内生态足迹分析第59-60页
     ·吉林省规划期内土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第60-61页
     ·土地开发整理的环境影响分析第61-63页
     ·交通设施建设的影响第63-64页
     ·水利设施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第64-65页
     ·矿山建设用地对环境的影响第65-66页
     ·重大生态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第66-69页
第5章 吉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良环境影响及减缓措施第69-73页
   ·不良环境影响分析第69页
   ·减缓措施第69-73页
     ·优化用地规模与空间布局第69-70页
     ·严格土地利用管理,强化《规划》指导作用第70页
     ·加强土地生态环境监控与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第70-71页
     ·加强国土综合整治研究,协调相关规划方案第71页
     ·加大生态恢复建设投入,强化自然保护区管治第71页
     ·完善监督体制第71-72页
     ·严把项目环评审批关第72页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第72-73页
结论第73-75页
 1. 研究结论第73页
 2. 创新和不足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摘要第79-83页
ABSTRACT第83-87页
致谢第87-88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系统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土地资源管控体系项目研究
下一篇:粮食物流企业仓单质押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