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11-14页 |
一、课程实施理论 | 第11-12页 |
(一) 课程实施概述 | 第11页 |
(二) 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11-12页 |
(三) 课程实施的取向 | 第12页 |
二、心理学和学习理论 | 第12-14页 |
(一) 认知结构主义理论 | 第12-13页 |
(二)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 第14-28页 |
一、个案学校的概况 | 第14页 |
二、研究的设计与过程 | 第14-28页 |
(一) 研究的第一阶段 | 第14-17页 |
(二) 研究的第二阶段 | 第17-25页 |
(三) 研究的第三阶段 | 第25-28页 |
第三章 L 中学生物课程实施影响因素 | 第28-34页 |
一、外部因素 | 第28页 |
二、学校文化 | 第28-30页 |
三、学校的课程领导 | 第30页 |
四、教师的知识和专业发展 | 第30-31页 |
(一) 教师的知识 | 第30-31页 |
(二) 教师的专业发展 | 第31页 |
五、学生的发展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L 中学生物课程实施的策略 | 第34-38页 |
一、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对学校课程进行改革 | 第34-35页 |
二、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合理安排课程 | 第35-36页 |
(一) 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 第35页 |
(二) 调整课程结构,合理安排课程进度 | 第35-36页 |
三、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第36-38页 |
(一) L 中学为学校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有利条件 | 第36-37页 |
(二)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农村初中生物课与农业生产发展相结合的实施策略 | 第38-44页 |
一、实施开放性教学 | 第38-39页 |
(一) 家庭式的开放性教学 | 第38页 |
(二) 学校内开放性教学 | 第38-39页 |
(三) 走进大自然的开放性教学 | 第39页 |
二、生物课与农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习 | 第39-40页 |
三、利用好农村教学实践基地 | 第40-44页 |
(一) 从学校实际出发,建设教学基地 | 第41页 |
(二) 根据课程内容,建设教学基地 | 第41页 |
(三) 教学基地同当地农业生产和学校美化相结合 | 第41页 |
(四)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 第4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