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及范围 | 第13页 |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意象 | 第13-15页 |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及其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城市意象 | 第14-15页 |
·城市意象与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 第15页 |
·国内外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国外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内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2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1-28页 |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特点 | 第21-26页 |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一般特征 | 第21-24页 |
·小城镇绿地系统的个性特征 | 第24-26页 |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忽视大环境绿地规划 | 第26页 |
·结构雷同,特色不足 | 第26-27页 |
·对历史传统文化的保护观念淡薄 | 第27-28页 |
3 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城市意象理论 | 第28-30页 |
·城市规划理论 | 第30页 |
·生态学理论 | 第30-31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31-33页 |
4 基于城市意象理论指导下的南方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 | 第33-52页 |
·规划原则 | 第33-35页 |
·整体性原则 | 第33-34页 |
·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4页 |
·区域分异原则 | 第34页 |
·协调性原则 | 第34页 |
·均衡性原则 | 第34页 |
·近远期相结合原则 | 第34-35页 |
·综合效益原则 | 第35页 |
·绿地分类 | 第35-39页 |
·分类的意义 | 第35页 |
·绿地的功能 | 第35-36页 |
·绿地的分类 | 第36-39页 |
·小城镇园林绿地指标 | 第39-42页 |
·小城镇园林绿地指标的作用 | 第39-40页 |
·小城镇园林绿地指标 | 第40-42页 |
·布局形式 | 第42-46页 |
·绿地的一般布局 | 第42页 |
·基于城市意象理论指导下的南方小城镇绿地布局 | 第42-46页 |
·生物多样性规划 | 第46-50页 |
·树种多样性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 第47页 |
·树种多样性规划的原则 | 第47-48页 |
·树种多样性规划的编制内容 | 第48-49页 |
·古树名木保护原则 | 第49-50页 |
·效益分析 | 第50-52页 |
·生态效益 | 第50页 |
·社会效益 | 第50-51页 |
·经济效益 | 第51-52页 |
5 研究实例——湖南省桂东县绿地系统规划 | 第52-115页 |
·区域概况 | 第52-56页 |
·地理区位 | 第52页 |
·历史沿革概况 | 第52-53页 |
·自然资源概况 | 第53-54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54页 |
·人文历史概况 | 第54-56页 |
·县城总体规划与建设概况 | 第56页 |
·城市整体意象分析 | 第56-59页 |
·道路 | 第57页 |
·边界 | 第57-58页 |
·区域 | 第58页 |
·节点 | 第58页 |
·标志物 | 第58-59页 |
·桂东县绿地现状分析 | 第59-62页 |
·绿地现状 | 第59-61页 |
·桂东县县城绿地面积基本情况 | 第59页 |
·各类绿地现状分析 | 第59-60页 |
·城市绿化管理现状 | 第60-61页 |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 第61页 |
·发展优势 | 第61-62页 |
·规划范围、依据和期限 | 第62-63页 |
·规划范围 | 第62页 |
·规划依据 | 第62-63页 |
·规划期限 | 第63页 |
·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 第63-64页 |
·规划目标 | 第63页 |
·指导思想 | 第63-64页 |
·规划原则 | 第64页 |
·绿地系统布局形式 | 第64-68页 |
·道路 | 第64页 |
·边界 | 第64-65页 |
·区域 | 第65页 |
·节点 | 第65页 |
·标志物 | 第65页 |
·绿地的规划布局 | 第65-68页 |
·绿地分项规划 | 第68-78页 |
·公园绿地的规划 | 第68-70页 |
·农林生产绿地的规划 | 第70-71页 |
·附属绿地的规划 | 第71-77页 |
·防护绿地的规划 | 第77页 |
·其他绿地的规划 | 第77-78页 |
·生物多样性规划 | 第78-92页 |
·生物多样性规划的意义和目的 | 第78页 |
·生物(树种)多样性规划的原则 | 第78-79页 |
·桂东园林植物应用现状 | 第79页 |
·树种技术指标规划 | 第79页 |
·基调树种规划 | 第79-80页 |
·骨干树种规划 | 第80-81页 |
·一般树种规划 | 第81-83页 |
·分类树种规划 | 第83-89页 |
·县树——推选桂花 | 第89-91页 |
·县花----推选杜鹃 | 第91-92页 |
·重点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 第92-103页 |
·公园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 | 第92-95页 |
·道路绿地详细规划 | 第95-100页 |
·广场绿地详细规划 | 第100-103页 |
·绿地分期规划 | 第103-107页 |
·分期规划的目的 | 第103页 |
·分期规划的原则 | 第103页 |
·分期规划的目标 | 第103-107页 |
·近期规划建设要点(2007年—2100年) | 第103-104页 |
·远期规划建设项目(2010年——2020年) | 第104-107页 |
·绿地建设保证措施规划 | 第107-109页 |
·法规性措施 | 第107-108页 |
·行政性措施 | 第108页 |
·技术性措施 | 第108页 |
·经济性措施 | 第108-109页 |
·政策性措施 | 第109页 |
·管理机构设置 | 第109页 |
·绿地建设概算 | 第109-112页 |
·效益分析 | 第112-115页 |
·效益测算依据 | 第112-113页 |
·效益分析 | 第113-115页 |
6 结论 | 第115-118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建议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3页 |
附录A | 第123-144页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