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植物多酚(Plant Polyphenols)概述 | 第10-14页 |
| ·植物多酚简介 | 第10页 |
| ·植物多酚的分类 | 第10-12页 |
| ·植物多酚的提取 | 第12-14页 |
|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12页 |
| ·离子沉淀法 | 第12页 |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2-13页 |
| ·超声波辅助提取 | 第13页 |
| ·微波辅助提取 | 第13-14页 |
| ·自由基与植物多酚的抗氧化性 | 第14-20页 |
| ·自由基的产生及对人体的伤害 | 第14页 |
| ·抗氧化剂的简介 | 第14-15页 |
| ·天然抗氧化剂-多酚类化合 | 第15-16页 |
| ·国内外对植物多酚抗氧化性研究 | 第16-17页 |
| ·抗氧化活性的分析评价方法 | 第17-20页 |
| ·油茶籽研究概述 | 第20-22页 |
| ·油茶资源状况 | 第20页 |
| ·油茶籽的综合开发现状 | 第20-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22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 2 油茶籽多酚的提取 | 第23-41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3页 |
| ·试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第23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 ·试验方法 | 第23-26页 |
| ·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 ·油茶籽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24-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9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6页 |
| ·溶剂选择对比实验 | 第26-27页 |
| ·提取时间对油茶籽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27-28页 |
| ·甲醇浓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28页 |
| ·提取温度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料液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浸提次数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30页 |
| ·油茶籽多酚提取最佳工艺的确定 | 第30-32页 |
| ·微波功率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 ·微波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33页 |
| ·料液比对多酚提取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响应面法试验设计 | 第34-35页 |
|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提取油茶籽多酚 | 第35-39页 |
| ·常规浸提与微波提取法的比较 | 第39页 |
| ·四种油茶籽多酚含量的比较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3 油茶籽多酚的纯化 | 第41-52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1-42页 |
| ·试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第41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 | 第42页 |
| ·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 | 第42-43页 |
| ·树脂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3页 |
| ·吸附等温线研究 | 第4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3-51页 |
| ·树脂的筛选 | 第43-44页 |
| ·吸附动力学曲线 | 第44页 |
| ·D-3520树脂对油茶籽多酚吸附的等温线 | 第44-45页 |
| ·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 | 第45-47页 |
| ·D-3520树脂吸附油茶籽多酚的热力学研究 | 第47-48页 |
| ·动态吸附与解吸实验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油茶籽多酚的抗氧化性 | 第52-59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52-53页 |
| ·试验原料与主要试剂 | 第52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 ·试验方法 | 第53-55页 |
| ·油茶籽多酚对茶油的抗氧化实验 | 第53-54页 |
| ·试验原理 | 第53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53页 |
| ·操作方法 | 第53-54页 |
| ·油茶籽多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试验 | 第54页 |
| ·油茶籽多酚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试验 | 第54-5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 ·乳化剂对体系的抗氧化效果的影响 | 第55页 |
| ·油茶籽多酚用量对茶油的抗氧化效果 | 第55-56页 |
| ·油茶籽多酚和BHT对茶油的抗氧化性能 | 第56页 |
| ·油茶籽多酚与不同增效剂的协同作用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结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9页 |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