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缩写词注释及中英文对照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实验流程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Ang-1、Ang-2在NPC中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 第15-25页 |
| ·材科 | 第15-16页 |
| ·组织标本 | 第15页 |
| ·临床资料及分组 | 第15页 |
| ·试剂 | 第15-16页 |
| ·辅助试剂 | 第16页 |
| ·主要仪器 | 第16页 |
| ·方法 | 第16-17页 |
| ·切片 | 第16页 |
| ·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 | 第16页 |
| ·按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 第16-17页 |
| ·结果判定及评价方法 | 第17-18页 |
| ·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计算方法 | 第17页 |
| ·Ang-1、Ang-2阳性结果判定 | 第17-18页 |
| ·数据统计 | 第18页 |
| ·结果 | 第18-22页 |
| ·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18页 |
| ·Ang-1、Ang-2阳性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18页 |
| ·联合Ang-1、Ang-2在NPC中的表达与LMVD之间的关系 | 第18-22页 |
| ·讨论 | 第22-23页 |
| ·结论 | 第23-25页 |
| 第二章、5-ALA介导的PDT对NPC细胞的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下调Ang-1、Ang-2表达的体外实验研究 | 第25-41页 |
| ·材料 | 第25-26页 |
| ·细胞株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 ·方法 | 第26-30页 |
| ·细胞复苏及培养 | 第26页 |
| ·光敏剂的配置 | 第26页 |
| ·半导体激光器能量参数设定 | 第26页 |
| ·制备单细胞悬液 | 第26页 |
| ·PDT处理CNE-2细胞及5-8F细胞的半数致死剂量摸索 | 第26-28页 |
| ·细胞增殖分析 | 第28页 |
| ·细胞在细胞外基质黏附测定 | 第28页 |
| ·细胞划痕实验 | 第28-29页 |
| ·细胞免疫化学染色 | 第29-30页 |
| ·统计学分析 | 第30页 |
| ·结果 | 第30-38页 |
| ·PDT处理CNE-2细胞及5-8F细胞的亚致死剂量 | 第30-33页 |
| ·PDT后细胞形态观察 | 第33-34页 |
| ·PDT对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的影响 | 第34-36页 |
| ·PDT下调Ang-1、Ang2的表达 | 第36-38页 |
| ·讨论 | 第38-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 综述:肿瘤血管靶向性PDT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 | 第48-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