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5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立体视觉原理及立体视频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人类的立体视觉简介 | 第14-16页 |
·立体视频编码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16-18页 |
·立体视频编码的标准化过程 | 第18-20页 |
·单目视频编码的标准化过程简介 | 第18-19页 |
·多目立体视频的标准化进程 | 第19-20页 |
·立体视频标准化过程的优势和不足 | 第20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20-23页 |
·本文数学符号汇总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图像Delaunay三角化算法的新改进 | 第25-33页 |
·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DTM的定义及性质 | 第26页 |
·基于内插的图像DT逼近 | 第26-27页 |
·图像DT逼近准则 | 第27页 |
·数据结构 | 第27-28页 |
·三角形间相邻关系的表示 | 第28-29页 |
·算法 | 第29-30页 |
·树搜索过程 | 第29-30页 |
·建立多边形并形成新的三角形 | 第30页 |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面向视频编码的DTM生成准则 | 第33-45页 |
·基于内容的DTM生成的数学模型的分析和导出 | 第33-37页 |
·基于仿射变换的图像预测 | 第34页 |
·灰度误差极小化准则 | 第34-35页 |
·灰度分布均匀化准则 | 第35-36页 |
·灰度误差平方和最小化准则 | 第36-37页 |
·基于运动的DTM生成 | 第37-38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用于复杂背景和运动的具有自适应GOP的网格编码器 | 第45-59页 |
·网格基帧间编码技术导引 | 第47-48页 |
·用于复杂背景序列的网格编码器 | 第48-49页 |
·基于遮挡的GOP自适应的四步节点跟踪算法 | 第49-53页 |
·第一步用块匹配的MAD准则估计节点的初始运动矢量 | 第50页 |
·第二步遮挡点检测与去除及UB区域检测和加点 | 第50-52页 |
·第三步迭代伞形匹配算法 | 第52页 |
·第四步后向运动补偿 | 第52-53页 |
·具有遮挡感知的GOP 结构 | 第53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3-58页 |
·小结及展望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一种新的块基立体视差估计算法 | 第59-67页 |
·约束条件 | 第60-61页 |
·视差预测及不确定度 | 第61-62页 |
·基于块的视差预测及不确定度 | 第62-63页 |
·基于贝叶斯准则的视差估计 | 第63页 |
·实验结果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用于视频会议的网格基视差估计和中间虚拟视点图像合成 | 第67-83页 |
·一种灰度补偿方法 | 第68页 |
·立体图像的遮挡边界区域检测技术 | 第68-72页 |
·立体视差和视差估计 | 第69页 |
·交叉对应(CC)和可信图(Reliability Map) | 第69-70页 |
·遮挡边界区域场景分析 | 第70-71页 |
·实验分析 | 第71页 |
·立体图像编码的视差估计的应用 | 第71-72页 |
·基于网格节点的视差估计及视图预测 | 第72-74页 |
·第一步初始节点跟踪 | 第72-73页 |
·第二步可靠节点选择 | 第73-74页 |
·第三步迭代伞形所限的块匹配算法 | 第74页 |
·第四步视图估计 | 第74页 |
·中间视图合成 | 第74-7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75-82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82-83页 |
第七章 遮挡检测/立体匹配中的分段动态规划法 | 第83-93页 |
·遮挡场景分析 | 第83-84页 |
·视差空间影像及其表示和视差空间 | 第84-87页 |
·视差空间影像的产生及其表示 | 第84-86页 |
·视差空间 | 第86-87页 |
·最佳路径搜索 | 第87-90页 |
·DP数学模型 | 第87页 |
·状态转移图及报酬方程 | 第87-88页 |
·分段式DP | 第88-90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结束语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