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引言 | 第8-9页 |
·国内外星载天线热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星载天线热分析平台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热分析理论及星载天线热分析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14-24页 |
·空间轨道热分析 | 第14-19页 |
·航天器在太空中的主要传热方式 | 第19-20页 |
·星载天线热分析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20-22页 |
·本章小节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星载天线温度场分析模块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24-40页 |
·CAD/CAE 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 | 第24-26页 |
·I-DEAS 的二次开发技术 | 第26-32页 |
·I-DEAS 二次开发中互操作技术的实现 | 第32-35页 |
·温度场分析模块在 Widows XP 系统上的开发 | 第35-39页 |
·本章小节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星载天线变形场分析模块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40-56页 |
·星载天线变形场分析模块软件开发方案 | 第40-43页 |
·ANSYS 二次开发技术 | 第43-46页 |
·变形场分析模块软件开发的实现 | 第46-51页 |
·软件实现的关键技术 | 第51-54页 |
·本章小节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星载天线热分析平台算例分析 | 第56-68页 |
·星载天线热分析平台进行热分析的流程 | 第56-57页 |
·Astro-mesh 结构天线在轨温度场计算 | 第57-63页 |
·Astro-mesh 结构天线变形场计算 | 第63-67页 |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68-69页 |
·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研究成果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