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1-1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二) 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1-13页 |
一.文化赞助概述 | 第13-21页 |
(一) 文化赞助基本理论 | 第13-16页 |
1.赞助理论 | 第13-15页 |
2.文化赞助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二) 发展文化事业中文化赞助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 第16-18页 |
1.文化事业与文化赞助的关系 | 第16-17页 |
2.文化赞助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17页 |
3.文化赞助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18页 |
(三) 我国文化赞助发展历程简析 | 第18-21页 |
1.文化赞助模式由单一逐渐走向多元 | 第18-19页 |
2.文化赞助性质由特权逐渐走向公益 | 第19-21页 |
二.文化赞助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失衡表现 | 第21-35页 |
(一) 宏观政策环境与微观政策期待失衡 | 第21-27页 |
1.文化赞助法律法规与法制赞助现实需求失衡 | 第22-23页 |
2.文化赞助宏观政策与微观赞助主体需求失衡 | 第23-27页 |
(二) 文化赞助体制与政府管理职能失衡 | 第27-31页 |
1.文化赞助制度化程度较低,文化赞助模式单一 | 第27-29页 |
2.政府在文化赞助管理中的缺位与错位 | 第29-31页 |
(三) 传统文化心理与文化市场理念失衡 | 第31-33页 |
1.文化公益赞助资源缺乏 | 第31-32页 |
2.公益意识与市场营销认知差异 | 第32-33页 |
(四) 文化信息沟通失衡 | 第33-35页 |
1.文化行政机构与主流媒体有意回避 | 第33-34页 |
2.文化赞助活动透明度、公信度不高 | 第34-35页 |
三.文化赞助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有效制衡 | 第35-58页 |
(一) 进一步完善政府宏观文化赞助法律法规与政策 | 第35-41页 |
1.法律保障 | 第35-37页 |
2.政策保障 | 第37-41页 |
(二)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促进文化赞助制度与管理模式和谐发展 | 第41-51页 |
1.更新与完善文化赞助机制 | 第41-47页 |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赞助管理模式 | 第47-51页 |
(三) 传统文化理念的时代更新 | 第51-55页 |
1.政府加强对社会文化赞助体系的培育 | 第51-52页 |
2.将营销意识植入文化赞助活动 | 第52-55页 |
(四) 政府积极引导,保证文化赞助相关信息交流畅通 | 第55-58页 |
1.引导社会媒介积极参与,扩大文化赞助的社会影响力 | 第55-56页 |
2.构建合理的监督系统,增加文化赞助活动的透明度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1页 |
一.梳理文化赞助活动外围关系,创造文化赞助良好宏观环境 | 第58-59页 |
二.平衡文化赞助主客体利益诉求,培育文化赞助社会体系 | 第59页 |
三.提高微观文化赞助活动质量,保证文化赞助持续发展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