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差错控制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符号说明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第14-24页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第14-15页
  §1.1.2 传感器节点的结构第15-16页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第16-21页
  §1.1.4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21-22页
  §1.1.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第22-24页
 §1.2 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第24-26页
  §1.2.1 研究意义第24-25页
  §1.2.2 研究现状第25-26页
 §1.3 论文主要贡献第26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26-28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ARQ技术的能效分析第28-38页
 §2.1 ARQ技术概述第28-30页
 §2.2 信道环境分析第30页
 §2.3 差错控制技术的衡量标准第30-32页
 §2.4 ARQ技术的能效分析第32-34页
 §2.5 仿真实验分析第34-37页
 §2.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FEC技术的能效分析第38-52页
 §3.1 FEC技术概述第38页
 §3.2 信道编码选取第38-39页
 §3.3 BCH码原理第39-46页
  §3.3.1 循环码第40-43页
  §3.3.2 BCH编码第43页
  §3.3.3 BCH译码第43-46页
 §3.4 FEC技术的能效分析第46-47页
 §3.5 仿真实验分析第47-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Chase合并HARQ技术的能效分析第52-64页
 §4.1 HARQ技术概述第52-55页
  §4.1.1 Type-Ⅰ型HARQ第52-53页
  §4.1.2 Type-Ⅱ型HARQ第53-54页
  §4.1.3 Type-Ⅲ型HARQ第54-55页
 §4.2 Chase合并HARQ技术第55-58页
 §4.3 采用Chase合并HARQ技术的必要性第58-59页
  §4.3.1 ARQ和FEC技术的不足第58页
  §4.3.2 Chase合并HARQ技术优势第58-59页
 §4.4 Chase合并HARQ技术的能效分析第59-61页
 §4.5 仿真实验分析第61-63页
 §4.6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论文工作总结第64-65页
 §5.2 课题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跨层设计研究
下一篇:微波近场辐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