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特种焊接论文--爆炸焊论文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爆炸焊接冲击动力学问题研究及其实验制备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1 绪论第12-32页
   ·非晶合金的基本特征及其应用第12-15页
     ·非晶态材料微观结构特征第12-13页
     ·优异的性能及应用前景第13-15页
   ·块体非晶合金的发展第15-17页
   ·块体非晶合金的成因第17-19页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热力学条件第17-18页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动力学条件第18页
     ·块体非晶合金形成的结构条件第18-19页
   ·块体非晶的制备方法第19-22页
     ·快速冷却法第19-21页
     ·复合制备法第21-22页
   ·块体非晶合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2-28页
     ·静态力学性能及高压对晶化行为的影响研究现状第23-24页
     ·块体非晶冲击动力学响应及晶化、破坏行为研究现状第24-28页
     ·本人对发展现状的总结第28页
   ·本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8-31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第28-29页
     ·本文的意义第2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2页
2 爆炸焊接制备块体非晶复合材料理论研究第32-58页
   ·薄带铺设方案分析第32-39页
     ·挠度的计算第32-34页
     ·爆炸焊接过程的运动参数第34-36页
     ·射流形成的临界条件第36-37页
     ·最小可焊厚度公式的推导第37-38页
     ·针对薄带情况的分析第38-39页
   ·冲击温度相关分析第39-42页
     ·薄带爆炸焊接动力学模型第39-40页
     ·冲击温度与装填密度关系第40-41页
     ·非晶薄带爆炸焊接冲击温度第41-42页
   ·焊接界面温度场分析第42-47页
     ·撞击塑性功的分析第42-43页
     ·温度场模型第43-44页
     ·差分方程的建立第44-46页
     ·针对本文实验特征的计算第46-47页
   ·激波对非晶晶化的影响第47-49页
     ·激波对非晶的温度效应第47-48页
     ·激波冲击压力的作用第48-49页
   ·多层非晶薄带爆炸焊接理论第49-54页
     ·多层薄带爆炸焊接原理第50-51页
     ·非晶薄带爆炸焊接上限第51-52页
     ·非晶薄带爆炸焊接下限第52-53页
     ·碰撞点移动速度的限制第53页
     ·非晶薄带爆炸焊接窗口第53-54页
   ·扩大焊接窗口采取的方法第54-57页
     ·涂层以降低下限第54-55页
     ·添加缓冲板以提高上限第55-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3 扩大焊接窗口所采取的措施效果分析第58-79页
   ·表面涂层对非晶薄带爆炸焊接温度影响探讨第58-61页
     ·熔化层厚度分析第58-60页
     ·温度场分析第60页
     ·镍涂层对焊接界面温度场影响第60-61页
   ·缺陷设置对反射拉伸波的削弱第61-72页
     ·反射拉伸波引起的断裂第61-64页
     ·缺陷界面的设置第64-65页
     ·反射拉伸波计算第65-72页
   ·非晶涂层薄带爆炸焊接上限第72-78页
     ·非晶基体的晶化限约束第72页
     ·焊接界面的结合强度限制第72-75页
     ·反射拉伸波强度对碰撞速度的限制第75-76页
     ·涂层与基体的附着强度制约第76页
     ·焊接上限的最终确定第76页
     ·应用于本次实验第76-78页
     ·上限分析结论第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4 薄带组爆炸复合冲击动力学响应数值分析第79-105页
   ·爆炸焊接多层薄带组的宏观运动描述第79-84页
     ·运动方程的建立第80页
     ·爆轰产物流场与薄带收缩运动的耦合第80-82页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82-84页
   ·复合界面近区应力、应变及温度场模拟第84-98页
     ·计算方法逻辑过程概述第85-86页
     ·基本方程和本构关系第86-91页
     ·离散化方法第91-96页
     ·滑移面处理第96-98页
     ·人工粘性第98页
     ·时间步长问题第98页
   ·层间碰撞二维计算与结果分析第98-103页
     ·材料参数第98-100页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第100-103页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5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制备与测试第105-117页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制备第105-109页
     ·平面正冲击波关系式第105-106页
     ·薄带拉伸性能的测试第106-108页
     ·块体非晶复合材料制备第108-109页
   ·块体非晶复合试件测试第109-114页
     ·差式扫描量热法第110-112页
     ·X射线衍射第112-113页
     ·扫描电镜测试第113-114页
   ·块体保持为亚稳态的机理分析第114-116页
     ·冲击动力学分析第114-115页
     ·晶化动力学分析第115-116页
     ·结论第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7页
6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展望第117-120页
   ·主要工作结论第117-118页
   ·本文创新点第118-119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19-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第128页

论文共12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系统可用度匹配化分析与设计
下一篇:第二代定向柱晶高温合金DZ59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