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 | 第13页 |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 | 第13-1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第20-26页 |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理论依据 | 第20-22页 |
·人民主权理论 | 第20页 |
·权利与权力关系理论 | 第20-21页 |
·治理和善治理论 | 第21页 |
·行政法治理论 | 第21-22页 |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页 |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现实依据 | 第22-26页 |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 第22页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第22-23页 |
·农村综合改革向前推进的需要 | 第23页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 第23-24页 |
·适应后税费时代形势变化的需要 | 第24页 |
·新型城乡关系的迫切要求 | 第24-25页 |
·乡镇政府治理对象多元化 | 第25-26页 |
第3章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26-45页 |
·建国后乡镇机构的变迁及启示 | 第26-32页 |
·建国后乡镇机构的变迁 | 第26-30页 |
·乡镇机构改革的规律启示 | 第30-32页 |
·案例分析新时期醴陵市乡镇机构改革 | 第32-37页 |
·醴陵市基本情况 | 第32页 |
·醴陵市乡镇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醴陵市乡镇机构改革的成效 | 第35-37页 |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困境 | 第37-40页 |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40-45页 |
第4章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出路 | 第45-58页 |
·新时期乡镇机构改革的目标定位 | 第45页 |
·乡镇机构改革的具体设想 | 第45-58页 |
·转变职能实现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化 | 第45-48页 |
·推进民主进程鼓励有序参与政治 | 第48-50页 |
·推进法治进程完善约束机制 | 第50-52页 |
·县乡上下联动实现权责一致 | 第52-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