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导言 | 第10-13页 |
第一章 金融产业及其特点 | 第13-18页 |
第一节 金融产业概述 | 第13-15页 |
一、金融及金融产品 | 第13页 |
二、金融衍生品及其概念的演变 | 第13-14页 |
三、金融产业的特点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金融产品的法律性质 | 第15-16页 |
第三节 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一、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 | 第16-17页 |
二、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金融监管 | 第18-23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的法律性质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模式 | 第19页 |
第三节 美国模式 | 第19-20页 |
第四节 英国模式 | 第20-21页 |
第五节 对美、英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磨合 | 第23-30页 |
第一节 现有金融监管制度的固有缺陷 | 第23-24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系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 第24-26页 |
一、金融交易的法律风险 | 第24-25页 |
二、金融衍生品对金融监管的挑战 | 第25-26页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发生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 第26-28页 |
一、次贷危机与金融海啸 | 第26页 |
二、新自由主义监管理念与金融危机 | 第26-27页 |
三、金融危机发端于美国的必然性与偶然性 | 第27-28页 |
第四节 金融危机的法律经济学考量 | 第28-30页 |
第四章 金融监管理论的发展 | 第30-34页 |
第一节 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 | 第30-31页 |
第二节 国外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 第31-33页 |
一、“金融海啸”前的观点 | 第31-32页 |
二、“金融海啸”后的观点 | 第32-33页 |
第三节 金融海啸的启示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金融监管的法制完善 | 第34-40页 |
第一节 金融统合法 | 第34-35页 |
第二节 统合法与中国 | 第35-37页 |
一、我国现有金融法律体制的缺陷 | 第35-36页 |
二、统合法在中国适用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立法的建议 | 第37-40页 |
一、立法目的 | 第37页 |
二、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三、构建全面覆盖和高度协调的监管规范体系 | 第38-40页 |
第六章 我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重构 | 第40-47页 |
第一节 我国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现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重构的理论依据 | 第41-42页 |
第三节 重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第四节 金融监管组织体系转型的路径 | 第43-44页 |
第五节 现阶段金融监管机构转型的方案探索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注释 | 第49-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