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出资的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债权出资的概述 | 第9-17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的概念及特征 | 第9-10页 |
一、债权出资的概念 | 第9页 |
二、债权出资的特征 | 第9-10页 |
第二节 债权出资的内涵及外延 | 第10-15页 |
一、债权出资的内涵即出资债权的种类 | 第10-12页 |
二、债权出资的外延即债权出资的种类 | 第12-15页 |
第三节 债权出资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债权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 第15-16页 |
二、公司法价值取向的再认识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债权出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债权出资的适格性 | 第17-18页 |
一、非货币财产出资适格性的主流学说 | 第17页 |
二、债权出资的适格性要件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债权出资的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一、以对公司的债权出资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二、以对第三人的债权向公司出资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债权出资的境外立法考察 | 第21-25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债权出资立法状况 | 第21-22页 |
二、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债权出资立法状况 | 第22-24页 |
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债权出资立法状况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公司债权出资实证分析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我国各界对债权出资的态度 | 第25-31页 |
一、理论界的态度 | 第25-26页 |
二、立法机关的态度 | 第26-27页 |
三、行政机关的态度 | 第27-29页 |
四、司法机关的态度 | 第29-31页 |
第二节 对我国债权出资现况的评述 | 第31-33页 |
一、对我国债权出资现象的反思 | 第31页 |
二、对现行《公司法》规范的思考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实现债权出资的法律规制设想 | 第33-41页 |
第一节 立法原则 | 第33-35页 |
一、理性化原则 | 第33页 |
二、合理化原则 | 第33-34页 |
三、客观性原则 | 第34-35页 |
四、真实性原则 | 第35页 |
第二节 立法设计 | 第35-41页 |
一、出资债权的条件 | 第35-36页 |
二、债权出资的比例 | 第36-37页 |
三、债权出资的程序 | 第37-39页 |
四、债权出资的审查重点 | 第39页 |
五、法律责任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