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8页 |
·β-氨基酸及其药理活性 | 第8-14页 |
·结构中包含β-氨基酸的天然药理活性物质 | 第8-10页 |
·β-氨基酸在合成药物及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第10-14页 |
·β-氨基酸对映体的制备方法 | 第14-18页 |
·天然氨基酸手性源衍生化法 | 第15-16页 |
·不对称催化合成法 | 第16页 |
·酶拆分法 | 第16-18页 |
·其它手性合成法 | 第18页 |
·β-氨基酸的色谱拆分 | 第18-26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9-25页 |
·毛细管电泳法 | 第25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25-26页 |
·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第26-27页 |
·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40页 |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28-31页 |
·原料和试剂来源 | 第28-29页 |
·实验所测的样品结构 | 第29-30页 |
·主要仪器与来源 | 第30-31页 |
·新型配体交换色谱填料的制备 | 第31-34页 |
·“一步”法合成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 | 第31页 |
·“气固相”法合成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 | 第31-32页 |
·“溶液”法合成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 | 第32-33页 |
·定性表征 | 第33页 |
·定量测定 | 第33-34页 |
·β-氨基酸对映体的手性色谱分离 | 第34-36页 |
·考察了中心离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35页 |
·考察了缓冲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35页 |
·考察不同流动相阴离子组成对分离的影响 | 第35页 |
·考察了流动相pH值对分离的影响 | 第35页 |
·考察了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 第35页 |
·考察了手性固定相的使用寿命 | 第35-36页 |
·β-氨基酸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 第36-40页 |
·光学纯β-氨基酸的合成 | 第36-38页 |
·β-苯丙氨酸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的制备 | 第38-39页 |
·光学纯β-苯丙氨酸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的色谱拆分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新型配体交换色谱填料的制备 | 第40-46页 |
·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的制备 | 第41-42页 |
·交联剂和手性选择子 | 第41页 |
·“溶液”法制备L-脯氨酸配体交换固定相 | 第41-42页 |
·“气固相”法制备L-脯氨酸配体交换固定相 | 第42页 |
·“一步”法制备L-脯氨酸配体交换固定相的条件优化 | 第42页 |
·氨基酸配体交换固定相的表征 | 第42-43页 |
·氨基酸配体交换固定相的定性鉴别 | 第42-43页 |
·三种方法制备的氨基酸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的键合量测定 | 第43页 |
·三种方法制备的手性固定相对β-氨基酸的拆分 | 第43-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拆分β-氨基酸条件优化 | 第46-55页 |
·色谱拆分条件的优化 | 第46-53页 |
·Cu~(2+)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46-47页 |
·缓冲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47-49页 |
·流动相阴离子组成对分离的影响 | 第49-50页 |
·流动相pH值对分离的影响 | 第50-51页 |
·流速对分离的影响 | 第51-53页 |
·手性固定相的使用寿命 | 第53页 |
·拆分机理讨论 | 第53-54页 |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拆分机理 | 第53页 |
·β-氨基酸结构对分离的影响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β-氨基酸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 第55-59页 |
·β-氨基酸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第55-58页 |
·消旋β-苯丙氨酸的合成 | 第55-56页 |
·β-苯丙氨酸的苯乙酰化 | 第56-57页 |
·青霉素酰化酶不对称水解苯乙酰化的β-苯丙氨酸 | 第57页 |
·过阳离子交换色谱柱除β-苯丙氨酸中的磷酸盐 | 第57页 |
·β-苯丙氨酸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键合量的测定 | 第57-58页 |
·β-苯丙氨酸手性配体交换固定相的应用 | 第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全文结论 | 第59-60页 |
·新型配体交换色谱填料的制备 | 第59页 |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拆分β-氨基酸条件优化 | 第59页 |
·β-氨基酸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 | 第59-60页 |
·工作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