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舌红对不同光照强度的响应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虎舌红植物形态特征与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虎舌红形态特征及分布 | 第10-11页 |
·开发利用价值 | 第11-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植物叶片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性研究 | 第17-27页 |
·光与光合作用 | 第17-22页 |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形态与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22页 |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呈色的影响 | 第22-25页 |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5-26页 |
·光照强度对植物叶片生理效应的影晌 | 第26-27页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7-29页 |
·选题的依据 | 第27-28页 |
·实验目的意义 | 第28-29页 |
·实验技术路线 | 第29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9-33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9-30页 |
·试验材料和试验仪器 | 第30页 |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试验仪器 | 第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表观形态结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色素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光照处理下虎舌红叶片生理效应的影响 | 第33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叶片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 第33页 |
·数据处理 | 第3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3-68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表观形态结构影响 | 第33-36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色素的影响 | 第39-48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当年生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 | 第39-42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二年生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 | 第42-48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虎舌红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8-50页 |
·不同光强下当年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变化 | 第48页 |
·不同光强下二年生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变化 | 第48-50页 |
·不同光照处理下虎舌红叶片生理效应的影响 | 第50-66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 | 第50-52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比较 | 第52-55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比较 | 第55-57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 | 第57-59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SOD活性的变化 | 第59-62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CAT活性的变化 | 第62-64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叶片POD活性的变化 | 第64-66页 |
·不同的光照处理对叶片生长和衰老的影响 | 第66-68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当年生叶片的生长速率变化 | 第66-67页 |
·不同光强下虎舌红二年生叶片的脱落情况 | 第67-68页 |
5 讨论 | 第68-76页 |
·光强与叶片的表观塑性 | 第68页 |
·光强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 第68-69页 |
·光强与叶片色素的关系 | 第69-71页 |
·试验操作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 第69页 |
·光强对虎舌红叶片色素的影响 | 第69-71页 |
·光强对虎舌红当年生和二年生叶片的影响比较 | 第71页 |
·光强与叶绿素荧光的关系 | 第71-72页 |
·光强与叶片生理的关系 | 第72-75页 |
·光强与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 | 第72-73页 |
·光强与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73页 |
·光强与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 第73页 |
·光强与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关系 | 第73-74页 |
·光强与叶片中SOD、POD、CAT酶活性的关系 | 第74-75页 |
·生理指标之间的联系与抗性指标的选择 | 第75页 |
·光强与叶片生长和衰老 | 第75-76页 |
·光强与叶片生长 | 第75-76页 |
·光强与叶片衰老 | 第76页 |
6 结论 | 第76-78页 |
7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8 附图 | 第87-91页 |
9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