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选题背景 | 第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7-10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中西方诚信观 | 第14-21页 |
| ·中国传统的诚信观 | 第14-17页 |
|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基本内涵 | 第14-15页 |
| ·中国传统诚信观的主要特点 | 第15-17页 |
| ·西方社会的诚信观 | 第17-18页 |
| ·西方诚信观的基本内涵 | 第17页 |
| ·西方诚信观的主要特点 | 第17-18页 |
| ·马克思主义的诚信观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诚信 | 第21-28页 |
| ·诚信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1-23页 |
| ·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 | 第23-24页 |
|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诚信观 | 第24-28页 |
| 第四章 当今市场经济中诚信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 ·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 | 第28-29页 |
| ·成因分析 | 第29-34页 |
| ·传统文化缺乏对他人自由、财产尊重的道德基础 | 第29-30页 |
| ·计划经济时期政治运动扩大对诚信的扭曲 | 第30-31页 |
| ·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造成的诚信空档 | 第31-32页 |
| ·市场经济固有缺陷诱发的利益驱使 | 第32-33页 |
| ·政府行为缺乏诚信导向 | 第33-34页 |
| 第五章 应对诚信危机的策略与措施 | 第34-47页 |
| ·应对诚信危机的经济学策略 | 第34-36页 |
| ·应对诚信危机的措施 | 第36-47页 |
| ·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政策公信力,发挥在诚信缺失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 第36-40页 |
|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之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 第40-47页 |
| 结语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