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马铃薯渣处理的研究意义及现状 | 第11-14页 |
·马铃薯渣处理的意义 | 第11-12页 |
·马铃薯渣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马铃薯渣有益物质的提取制备 | 第12-13页 |
·微生物发酵处理马铃薯渣 | 第13-14页 |
·蛋白饲料的现状及来源种类 | 第14-20页 |
·我国蛋白资源的现状 | 第14-15页 |
·我国饲料工业的存在问题 | 第15-16页 |
·农作物秸秆、秕壳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6页 |
·大豆饼粕、棉籽饼粕、菜籽饼粕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6-17页 |
·玉米蛋白粉、羽毛粉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7-18页 |
·鱼粉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8页 |
·果渣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8页 |
·肉骨粉、血粉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8-19页 |
·其它物质作为蛋白饲料来源 | 第19-20页 |
·微生物在蛋白饲料开发中的应用 | 第20-23页 |
·用于蛋白饲料开发的微生物种类 | 第20-22页 |
·微生物在蛋白饲料中的作用特点 | 第22-23页 |
·微生物蛋白饲料的生产工艺 | 第23页 |
·论文立题的依据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马铃薯渣发酵的菌种筛选 | 第25-3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菌种 | 第25页 |
·马铃薯渣及鼓皮 | 第25-26页 |
·培养基 | 第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固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分析 | 第27-28页 |
·单一菌种发酵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复合菌种发酵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29-30页 |
·最佳接种比例确定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0-32页 |
·最佳接种量确定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马铃薯渣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 第34-40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菌种 | 第34页 |
·马铃薯渣及添加剂 | 第34页 |
·固态发酵培养基的辅料 | 第34页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分析方法 | 第35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无机氮源的类型及添加量对固态发酵影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固体发酵培养基辅料确定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马铃薯渣发酵蛋白饲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40-51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菌种 | 第40页 |
·马铃薯渣、辅料及添加剂 | 第40页 |
·培养基 | 第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复合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最优化工艺的研究 | 第41页 |
·分析方法 | 第41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固体发酵培养基成分分析 | 第41-42页 |
·培养基中水分含量对固态发酵影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发酵温度对固态发酵影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3-44页 |
·料层厚度对固态发酵影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4-45页 |
·发酵时间对固态发酵影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5-46页 |
·pH值对固态发酵影响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复合菌种固态发酵马铃薯渣最优化工艺的研究结果 | 第47-49页 |
·固态发酵产物成分分析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马铃薯渣蛋白饲料饲喂猪的试验 | 第51-5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试验分组 | 第51页 |
·试验处理 | 第51页 |
·饲料基础 | 第51-52页 |
·马铃薯渣蛋白饲料的添加量 | 第52-53页 |
·观察指标 | 第53页 |
·试验结果 | 第53-56页 |
·增重 | 第53-54页 |
·饲料转化比 | 第54页 |
·对猪肉品质及内脏状况的影响 | 第54-55页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7-59页 |
·总结 | 第57页 |
·讨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