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化瘀止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不稳定型的临床观察及临床评分
| 提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临床研究 | 第9-22页 |
| 一、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 (一) 研究对象 | 第9页 |
| (二) 临床基本资料 | 第9-10页 |
| 二、诊断和病例选择标准 | 第10-12页 |
| (一) 诊断标准 | 第10-11页 |
| (二) 纳入病例标准 | 第11页 |
| (三) 排除病例标准 | 第11-12页 |
| 三、治疗方法 | 第12页 |
| 四、观察指标 | 第12-13页 |
| (一) 一般状况 | 第12页 |
| (二) 血β-HCG及孕酮的测定 | 第12页 |
| (三) 妇科 B超监测 | 第12-13页 |
| (四) 药物副反应 | 第13页 |
| 五、评定标准 | 第13页 |
| (一)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3页 |
| (二) 副反应判定标准 | 第13页 |
| 六、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13页 |
| 七、治疗结果 | 第13-22页 |
| (一) 组间比较 | 第13-16页 |
| (二) 保守治疗成功与失败病例比较 | 第16-18页 |
| (三) 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18-20页 |
| (四) 药物副反应情况 | 第20-22页 |
| 讨论 | 第22-32页 |
| 一、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立法依据 | 第22-23页 |
| (一) 历代文献对异位妊娠的论述 | 第22页 |
| (二) 现代中医对异位妊娠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2-23页 |
| 二、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作用机制 | 第23-28页 |
| (一) 米非司酮作用机制 | 第23-24页 |
| (二) 益气化瘀止血汤组方分析 | 第24-28页 |
| 三、研究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一)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8页 |
| (二) 药物副反应探讨 | 第28-29页 |
| 四、异位妊娠评分标准的分析 | 第29-31页 |
| (一) 异位妊娠评分标准的因素选择 | 第29-30页 |
| (二) 异位妊娠评分标准的制定 | 第30-31页 |
| 五、问题与展望 | 第31-32页 |
| 结语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 综述 | 第37-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
| 详细摘要 | 第46-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