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农家肥料论文--堆肥、沤肥论文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调查及堆肥实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引言第8-14页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再利用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8-9页
   ·国外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再利用现状第9-12页
     ·美国第9-10页
     ·英国第10页
     ·日本第10-11页
     ·加拿大第11页
     ·意大利第11页
     ·其他国家第11-12页
   ·国内部分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再利用现状第12-14页
     ·上海第12页
     ·广州第12-13页
     ·河南焦作第13-14页
2.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及其再利用调查分析第14-28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量统计第14-16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组成比例第16页
   ·北京市城八区园林绿化废弃物分布比例第16-17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第17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的思路及途径分析第17-24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再利用的思路第17-18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处理途径第18-24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可行性第18-19页
       ·堆肥化技术分类第19页
       ·高温快速堆肥技术简介第19-21页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生产的主要产品及应用第21-24页
   ·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处理主要基地第24-28页
     ·北京市朝阳园林废弃物消纳基地第24-25页
     ·北京市东坝苗圃土壤基质加工厂第25-26页
     ·丰台区草桥植物垃圾处理厂第26-27页
     ·香山公园绿化废弃物处理基地第27-28页
3.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的理化性状变化及腐熟度评价第28-44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实验地点与供试材料第28页
       ·实验地点第28页
       ·供试材料第28页
     ·试验目的及实验设计第28-29页
       ·实验目的第28页
       ·实验设计第28-29页
     ·样品采集及处理第29页
     ·样品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第29页
     ·堆肥腐熟度评价第29-31页
       ·堆肥腐熟度评价意义第29-30页
       ·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第30-31页
   ·结果与分析第31-42页
     ·不同处理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温度变化的影响第31-33页
     ·不同处理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化学性状的影响第33-38页
       ·pH第33-34页
       ·EC值第34页
       ·有机质第34-35页
       ·腐殖酸第35-36页
       ·全氮第36-37页
       ·有效磷和速效钾第37-38页
     ·不同处理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度的影响第38-42页
       ·外观及气味第38页
       ·发芽指数第38-39页
       ·碳氮比第39-40页
       ·E4/E6值第40-41页
       ·腐殖化指数的变化第41-42页
   ·小结第42-44页
4.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产品栽培试验第44-54页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实验地点与供试材料第44页
       ·实验地点第44页
       ·供试材料第44页
     ·实验设计第44-45页
     ·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第45页
     ·数据分析第45页
   ·结果与分析第45-53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矮牵牛生长的影响第45-48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矮牵牛株高、冠幅和花朵个数的影响第45-46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矮牵牛干物质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第46-47页
       ·矮牵牛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第47-48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彩叶草生长的影响第48-50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彩叶草株高和冠幅的影响第48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彩叶草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第48-49页
       ·彩叶草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第49-50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秋海棠生长的影响第50-53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秋海棠株高、冠幅和花朵数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栽培基质对彩叶草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第51-52页
       ·秋海棠植株形态指标综合评价第52-53页
   ·小结第53-5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个人简介第59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59-60页
导师简介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沟壑坝系多目标开发统筹规划方法研究
下一篇:北京低山地区人工林土壤质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