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19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概述 | 第19-31页 |
·人工湿地的概念 | 第19页 |
·人工湿地的分类及各自的优缺点 | 第19-20页 |
·人工湿地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0-23页 |
·人工湿地对悬浮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0-21页 |
·人工湿地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1页 |
·人工湿地对氮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1-22页 |
·人工湿地对磷污染物的去除机理 | 第22页 |
·人工湿地对重金属的去除机理 | 第22-23页 |
·人工湿地的构造及其设计 | 第23-27页 |
·人工湿地基质的设计 | 第23-24页 |
·人工湿地植物的设计 | 第24-26页 |
·湿地形状的设计 | 第26-27页 |
·人工湿地在各类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7-31页 |
·生活污水 | 第27页 |
·农业污水 | 第27页 |
·工业污水 | 第27-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沈抚灌渠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第31-47页 |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工程小试概况 | 第31-32页 |
·小试研究背景 | 第31-32页 |
·小试研究目的 | 第32页 |
·小试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案的确定 | 第32-36页 |
·水质条件 | 第32-33页 |
·试验方案 | 第33-34页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试验装置 | 第34-36页 |
·试验测试方法 | 第36页 |
·湿地在驯化期内对有机物、氨氮、总磷的处理效果 | 第36-39页 |
·湿地运行时最佳水力负荷 | 第39-41页 |
·三种基质对磷素的吸附作用 | 第41-45页 |
·三种基质对磷素的吸附平衡时间分析 | 第41-42页 |
·三种基质对含磷溶液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42-44页 |
·混合基质对磷的吸附效果分析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本章主要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本章创新点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低水力负荷下垂直潜流湿地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效果研究 | 第47-65页 |
·试验目的 | 第47页 |
·试验装置和方法 | 第47-49页 |
·试验装置 | 第47-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分析项目及测定方法 | 第49页 |
·水力负荷对垂直潜流湿地净化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水力负荷对COD去除效率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水力负荷对氨氮去除效率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水力负荷对总磷去除效率的影响及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最佳水力负荷 | 第56-57页 |
·低水力负荷下湿地中溶解氧的研究 | 第57-59页 |
·低水力负荷下湿地中DO状态分布 | 第57页 |
·垂直潜流湿地中溶解氧供应速率的分析 | 第57-59页 |
·垂直流湿地中溶解氧的来源分析 | 第59页 |
·低水力负荷下污染物沿填料层高度的去除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59-64页 |
·COD沿填料层高度的去除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59-61页 |
·氨氮沿填料层高度的去除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总磷沿填料层高度的去除效果及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本章主要研究结论 | 第64页 |
·本章创新点 | 第64-6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67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建议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