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30页 |
| ·电致化学发光的发展及特点 | 第13-15页 |
| ·电致化学发光的发展 | 第13-14页 |
| ·电致化学发光的特点 | 第14-15页 |
| ·电致化学发光基本原理 | 第15-18页 |
| ·离子湮灭类型电致化学发光 | 第15-17页 |
| ·共反应试剂类型电致化学发光 | 第17-18页 |
| ·氧化物修饰的阴极发光 | 第18页 |
| ·不同的电致化学发光体系 | 第18-23页 |
| ·聚芳香族碳氢化合物(PAH) | 第18-19页 |
| ·吖啶类化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 | 第19-21页 |
| ·无机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 | 第21-23页 |
| ·猝灭 Ru(bpy)_3~(2+)-TPrA 体系的电致化学发光 | 第23-24页 |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24-30页 |
| 第二章 二苯胺磺酸钠对联吡啶钌一三丙胺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猝灭 | 第30-40页 |
| ·引言 | 第30-31页 |
| ·试验 | 第31-32页 |
| ·试剂和化学药品 | 第31页 |
| ·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 ·二苯胺磺酸钠对 Ru(bpy)_3~(2+)的 ECL 猝灭 | 第32-34页 |
| ·可能机理的讨论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 第三章 咖啡酸对联吡啶钌一三丙胺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猝灭 | 第40-51页 |
| ·引言 | 第40-41页 |
| ·试验 | 第41-42页 |
| ·试剂和化学药品 | 第41页 |
| ·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 第41-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48页 |
| ·咖啡酸对 Ru(bpy)_3~(2+) 的 EcL 猝灭 | 第42-45页 |
| ·可能机理的讨论 | 第45-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第四章 酪氨酸对联吡啶钌一三丙胺电致化学发光体系的猝灭 | 第51-63页 |
| ·引言 | 第51-53页 |
| ·试验 | 第53-54页 |
| ·试剂和化学药品 | 第53页 |
| ·电化学和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 第53-5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4-61页 |
| ·酪氨酸对 Rubpy)_3~(2+)的 ECL 猝灭 | 第54-58页 |
| ·可能机理的讨论 | 第58-60页 |
| ·几种物质的猝灭效率的比较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