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7-13页 |
1 背景 | 第7页 |
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7页 |
3 消渴的古代认识 | 第7-9页 |
4 中医病机 | 第9-11页 |
·饮食失调 | 第9-10页 |
·七情失调 | 第10页 |
·外感六淫 | 第10-11页 |
·房劳过度 | 第11页 |
·久服丹药 | 第11页 |
5 现代病因病机研究 | 第11-13页 |
第2章 糖尿病证型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 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临床研究 | 第13-16页 |
·临床各家中医辨证分型 | 第13-14页 |
·流行病学调查的证型分布 | 第14-16页 |
2 糖尿病中医证型与现代医学相关性研究 | 第16-18页 |
·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 第16页 |
·血小板分析 | 第16页 |
·生化指标 | 第16-17页 |
·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 | 第17页 |
·瘦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第17页 |
·血胰高糖素(PG)、胰岛素抵抗(IR) | 第17-18页 |
第3章 文献研究 | 第18-23页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8页 |
·文献资料来源 | 第18页 |
·文献纳入标准 | 第18页 |
·文献排出标准 | 第18页 |
·文献收集方法 | 第18页 |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18页 |
2 结果 | 第18-23页 |
·资料收集结果 | 第19页 |
·文献证型归纳结果 | 第19-20页 |
·证型统计结果 | 第20-23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3-29页 |
1 研究结果 | 第23页 |
2 试析糖尿病病因病机南北方的区别 | 第23-25页 |
·气候 | 第23-24页 |
·饮食 | 第24-25页 |
·体质 | 第25页 |
3 辨证分型的分析 | 第25-27页 |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版)标准 | 第25-26页 |
·《2002年中药新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第26页 |
·简析1993版使用广泛的原因 | 第26-27页 |
4 从南北方的病因差异中得出的建议 | 第27页 |
5 研究中的不足 | 第27页 |
6 展望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个人简介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