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乌托邦构建一个基于新闻评论视角的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新闻评论的当下语境 | 第8-9页 |
二、问题的引出 | 第9-13页 |
第一章:知识分子及中国知识分子的再生路径 | 第13-22页 |
第一节:西方学界对于知识分子出路的探寻 | 第13-16页 |
第二节: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消亡及其出路 | 第16-19页 |
第三节:新闻评论视角下的中国知识分子研究 | 第19-22页 |
第二章:具体问题的提出、理论假设及方法论 | 第22-26页 |
第一节:评论文本后的乌托邦建构 | 第22-23页 |
第二节:评论文本的叙事考察 | 第23-24页 |
第三节:权力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分析 | 第24-26页 |
第三章:构建乌托邦的叙事文本 | 第26-48页 |
第一节:叙事代码的营造 | 第26-35页 |
一、境外地学代码的营造 | 第26-28页 |
二、历史代码的营造 | 第28-31页 |
三、被屏蔽代码的重构 | 第31-35页 |
第二节:评论文本的叙事结构分析 | 第35-48页 |
一、异域故事的叙事结构 | 第35-40页 |
二、历史故事的叙事结构 | 第40-48页 |
第四章:批判性知识分子的选择 | 第48-62页 |
第一节:意识形态的反差 | 第49-52页 |
第二节:故事叙事的隐喻 | 第52-54页 |
第三节:知识分子的失语 | 第54-56页 |
第四节:世界主义的影响 | 第56-59页 |
第五节:自由主义的气质 | 第59-62页 |
第五章:结语 | 第62-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硕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