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34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溃坝环境、生态损失研究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 第10-13页 |
| ·国内外溃坝后果评估研究现状 | 第13-29页 |
| ·溃坝经济损失评估 | 第13-16页 |
| ·溃坝生命损失评估 | 第16-20页 |
| ·溃坝社会、环境、生态影响评价 | 第20-29页 |
| ·能值足迹法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背景 | 第29-32页 |
| ·生态足迹理论的发展 | 第29-30页 |
| ·能值足迹法及其应用范围 | 第30-31页 |
| ·生态足迹方法在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2-34页 |
| 第二章 基于能值足迹法的溃坝环境、生态损失评价方法 | 第34-66页 |
|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 第34-41页 |
|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 | 第34-38页 |
|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和步骤 | 第38-41页 |
| ·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生态足迹模型 | 第41-50页 |
| ·能值理论和方法 | 第41-43页 |
| ·能值足迹法 | 第43-50页 |
| ·溃坝对环境、生态的影响因素 | 第50-51页 |
| ·基于能值足迹法的溃坝环境损失评价方法 | 第51-59页 |
| ·河道形态的能值足迹 | 第52-53页 |
| ·水环境的能值足迹 | 第53页 |
| ·土壤环境的能值足迹 | 第53-54页 |
| ·空气质量的能值足迹 | 第54-55页 |
| ·重要设施的能值足迹 | 第55-58页 |
| ·文教卫生的能值足迹 | 第58-59页 |
| ·人文景观的能值足迹 | 第59页 |
| ·基于能值足迹法的溃坝生态损失评价方法 | 第59-64页 |
| ·植被损毁的能值足迹 | 第60-61页 |
| ·动物物种破坏的能值足迹 | 第61-62页 |
| ·自然保护区受损的能值足迹 | 第62-63页 |
| ·疾病传播的能值足迹 | 第63页 |
| ·农林渔减产的能值足迹 | 第63-64页 |
| ·基于能值足迹法的溃坝环境损失评价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第64-65页 |
|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三章 溃坝环境、生态风险标准的确定 | 第66-72页 |
| ·环境与生态影响指数的确定 | 第66-69页 |
| ·风险标准线的确定 | 第69-71页 |
| ·小结 | 第71-72页 |
| 第四章 沂沭泗流域洪灾环境、生态损失评价 | 第72-85页 |
| ·流域概况 | 第72-76页 |
| ·黄墩湖滞洪区概况 | 第72-73页 |
| ·新沂河大堤保护区概况 | 第73-76页 |
| ·黄墩湖滞洪区环境、生态损失评价 | 第76-81页 |
| ·黄墩湖滞洪区的区域能值密度计算 | 第76-77页 |
| ·黄墩湖滞洪区的环境、生态损失计算 | 第77-80页 |
| ·黄墩湖滞洪区环境、生态损失计算结果分析 | 第80-81页 |
| ·新沂河大堤溃决的环境、生态损失评价 | 第81-84页 |
| ·新沂河大堤溃决的环境、生态损失计算 | 第81-83页 |
| ·新沂河大堤溃决的环境、生态损失计算结果分析 | 第83-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5-88页 |
| ·结论 | 第85-86页 |
| ·展望 | 第86-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93页 |
| 附录 | 第93页 |